苜蓿小苗不长,用什么化肥好?
苜蓿在我们西北这边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作物,具有较多的优点。产量高亩产可达5000~8000公斤;富含蛋白质,蛋白质的含量是玉米的2~3倍。另外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改土肥田,因为苜蓿的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所以种苜蓿,地是越种越肥。今天我就来解答题主提出的苜蓿小苗不长用什么化肥好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北方的土壤缺磷少氮富钾,苜蓿属于高蛋白牧草,自身根瘤可以固氮,但是植物合成蛋白质,除了氮元素外,磷也是关键元素,所以施肥应以磷肥为主。
在实际操作中,播种前,有条件的最好施用农家肥做为底肥,没有农家肥,可以施用每亩50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复合肥做为底肥,之后在每年苜蓿返青后及每次刈割后施用每亩15公斤尿素或10公斤二铵(最好是二铵,苜蓿虽然能够自身固氮,但是为满足高产,其自身吸收的氮远远不够),同时在每年的冬季或者早春,每亩施用50公斤以上过磷酸钙。
苜蓿一次播种多年收获,因此在种植苜蓿之前应该施足底肥。首先要施足有机肥,但必须是腐熟的有机肥,没有腐熟,不能使用。一般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其次要施足速效性化肥,一般亩施纯氮4~6kg,速效磷6kg以上,速效钾6kg以上。有些土壤缺少锌、锰和硼这些对苜蓿生长有重要作用的元素,所以在底肥中应该加入适量的微肥。
紫花苜蓿对土壤养分利用能力很强,可摄取其他植物不能利用的养分。根部着生根瘤菌,常结成较多根瘤,固氮能力强。施肥应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氮磷钾比例为1∶5∶5。此外根外追施硼、锰、钼等微量元素肥料对紫花苜蓿增产效果显著。
所以,苜蓿的生长和土壤、种子、肥水管理都有关系,只有先找到了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
苜蓿在种植的时候用什么肥料最好?直接用尿素可以吗?
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改土肥田,因为苜蓿的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所以种苜蓿,地是越种越肥。之后在每年苜蓿返青后及每次刈割后施用每亩15公斤尿素或10公斤二铵其自身吸收的氮远远不够),同时在每年的冬季或者早春,每亩施用50公斤以上过磷酸钙。有些土壤缺少锌、锰和硼这些对苜蓿生长有重要作用的元素,所以在底肥中应该加入适量的微肥。
氮磷钾比例为1∶5∶5。此外根外追施硼、锰、钼等微量元素肥料对紫花苜蓿增产效果显著。有些土壤缺少锌、锰和硼这些对苜蓿生长有重要作用的元素,所以在底肥中应该加入适量的微肥。其自身吸收的氮远远不够),同时在每年的冬季或者早春,每亩施用50公斤以上过磷酸钙。苜蓿的蛋白质含量非常高,是非常不错的饲草。
氮磷钾比例为1∶5∶5。此外根外追施硼、锰、钼等微量元素肥料对紫花苜蓿增产效果显著。后期可用磷酸二氢钾叶面喷雾或草木灰撒施。千万不能用过多尿素以免疯长,蚕豆和其他作物不同,或蚕豆一玉米(套甘薯)一小麦一花生,小麦一棉花一蚕豆一玉米(套甘薯)如果这时的磷钾肥供应不足,会影响到后期产量,所以蚕豆种植要想得到高产,施肥极为关键。
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量有所不同。在施肥时,应根据蚕豆的需肥规律,确定蚕豆的科学施肥技术。在播种前要将土地深挖翻耕,施肥,让土地松软肥沃,这样有利于种子发芽形成,根系发达。苗期如果幼苗长势差,可于3-4片真叶时,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以促进幼苗生长和根瘤形成氯化钾g,混合施用,并用钼酸铵进行根外追肥,以减少落花落荚,提高产量。
如何种植“牧草之王”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由于具有蛋白含量高,钙、磷及多种维生素的含量也较为丰富的特点,在养殖界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自2003年种草养鹅以来,接触各种各样的牧草,已经有17个年头了,紫花苜蓿也种了有三茬了,紫花苜蓿的品种也是传统的小叶紫花苜蓿改良为大叶紫花苜蓿品种了。
紫花苜蓿种植方法:
1.选地
紫花苜蓿的适应能力比较强,选地的时候没有太多的限制,但还是建议选择土层深厚、排水便捷的土块,土壤不能过于黏重。
2. 整地
整地是播种前的关键步骤。可以在头一年秋天的时候翻土细耙,期间进行多次镇压。这样到了第二年早春的时候,土地墒情就会很好,种子播种下去会更快发芽。
3.施肥
翻土前先施底肥。紫花苜蓿属于喜肥类植物,它对肥料的反应敏感,肥力越充足,长势越旺盛。基肥可以使用腐熟的有机肥,再搭配一些磷肥。
4. 具体播种
① 播种方法:可条播、穴播和撒播。如果大家想要收鲜草,就可以采取条播的方式,行距保持在20厘米左右;如果大家想要收种子,最好采取穴播的方式。如果不方便精细播种,也可以直接撒播。
② 播种深度:紫花苜蓿播种不宜太深,覆土2、3厘米即可。如果土壤比较干旱,那么覆土深度应该控制在1厘米以内。
③ 镇压保墒:镇压保墒是加速出苗的一个重要措施。播种之后,轻轻将土壤压实,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