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料的生产方法有哪些?
年产粒状有机肥1-3万吨技术及工艺
设计年生产粒状有机肥1-3万吨。生产线按5~15t/ h 生产能力设计,采用转盘造粒工艺。有机肥产品含水率为20 % ,畜禽粪便含水率平均按60-80 %计,辅料含水率按30 %计,堆肥过程干物质消耗率按8 %计。辅料主要包括风化煤、油页岩、秸秆、食用菌废基料、锯末、药渣、污泥等。
一、畜牧养殖场产粪量估算
(1)、牛场 成年牛日产粪35 kg ,育成牛21 kg ,犊牛三头按一头育成牛计算。平均存栏每头6吨∕每年计算。
(2)、羊场 成年羊日产粪2. 7 kg ,育成羊2. 3kg ,羔羊三只按一只育成羊计算。平均存栏每头0.7吨∕每年计算。
(3)、猪场 成年猪日产粪7~11 kg。按每天8 kg 计算, 平均存栏每头2.4吨∕每年计算。
(4)、鸡场 成年鸡日产粪0. 15 kg,平均存栏每千只4.5吨∕每年计算,
二、堆肥生产技术过程
目前利用畜禽粪堆腐生产有机肥多采用好氧堆肥- 条垛式发酵技术,包括原料预处理、发酵、熟化等工序。即在自然通风条件下,为物料添加复合微生物发酵菌剂,平面条垛式地面堆置发酵。根据物料堆内部温度,机械控制适时翻堆,后熟阶段曝气发酵与干燥、筛分,生产出粉状生物有机肥;或根据市场需求造粒生产颗粒状有机肥(球形颗粒或圆柱状颗粒) 。
对物料的发酵应在车间或大棚内进行,通过翻堆强制供给氧气,以利于好氧微生物发挥作用。物料堆一般掌握在高不大于1 m、宽不大于3 m 即可。在堆肥初始阶段的1~3 d ,由于物料自身含氧基本可以满足微生物需要,好氧微生物首先分解易腐有机质,然后吸取其分解有机物的C、N 营养成分,部分营养成分用于微生物自身繁殖,其余营养成分被分解为CO2 和H2O ,同时放出热量使堆体温度上升。当温度处于25~45 ℃时,中温微生物比较活跃;随着堆温不断升高,当温度处于45~65 ℃时,高温微生物如嗜热菌、放线菌等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中温微生物受到抑制甚至死亡,有机质进行更快速的分解,使堆温迅速上升到60~70 ℃或更高温度,这时除易腐有机质继续分解外,部分纤维素和木质素也逐渐被分解,腐殖质开始形成。实践证明,堆肥温度在60 ℃以上3 d ,就能杀死物料中的寄生虫卵、病原菌和杂草种子,达到对其无害化处理的目的;但同时堆肥温度不宜超过70 ℃,否则就会造成有益微生物菌的休眠甚或死亡。
有机质的降解主要是在上述描述的发酵阶段完成的,发酵时间的长短因物料和发酵条件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应在10~20 d 完成物料发酵。如果对发酵过程的各种参数能够进行有效控制,可以提高发酵的效率和产品质量。在此发酵基础上,随着堆肥温度的下降,中温微生物菌又开始活跃起来,堆肥进入二次发酵,这段时间可以称之为后陈化阶段。这有利于较难分解的有机物全部分解变成腐殖质、氨基酸等比较稳定的有机物质,使肥效大大提高。
三、堆肥生产工序
预前处理
以畜禽粪为主原料,因其含水率高,需添加一定比例含水率低的风化煤、油页岩、秸秆、食用菌废基料等作调理剂, 再加入一定比例的菌种,混合调节至合适的含水率(45 %~55 %) 和C/ N 比(15~30) ,混合搅拌均匀,条垛式堆放发酵。
翻堆搅拌
进行翻动搅拌、曝气工作,使料堆发酵;温度升高至50~65 ℃后,能有效杀死原料中的病菌虫卵,并蒸发大量水分。
温度控制
每天定时检测发酵料堆内的温度、水分和堆体通透性情况。发酵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料堆内有机质的含量、水分、温度、C/ N比、p H 值会发生变化,所以要定期检测和进行调节。
翻堆一般遵循“时到不等温,温到不等时”的原则,即前期发酵的低温阶段要定时翻堆;中期发酵高温阶段当温度达到65 ℃左右时,要及时翻堆,使堆温不至于超过70 ℃。
发酵后处理
物料经高温发酵后,基本实现无害化,已转化了大部分可溶性有机物,生化速度渐趋和缓,可以另外垛堆后熟,促进有机物稳定化,并节省发酵场地。二次堆肥垛堆至2 m 高,堆体宽度和长度按车间情况确定,时间在5~7d。定时可在垛堆底部鼓风通气,必要时用长木棒定期在堆体上扎孔透气即可。二次堆肥完成有机物完全降解工作,转变为稳定腐殖质。堆肥发酵腐熟情况,可以根据自检能力,从物理、化学、生化等几方面的指标评定。
四、产品生产流程
堆肥和有机肥生产流程见图1 、图2 。
图1 堆肥生产流程图
五、产品特性和技术指标
外观 褐色至黑褐色。
气味 无味或具有酒香的发酵味,无臭味。
主要指标 总养分(N + P2O5 + K2O) ≥4 % ,有机质≥30 %,含水率≤20 %,有效功能菌≥6000万个∕克。
有害生物数 蛔虫卵杀灭率≥95 % ,大肠杆菌菌群数≤100 个/ g。
重金属 有害重金属含量低于国家标准。
六、厂区规划及生产设施
遵循环境优化、有利生产、节约用地、便于管理、方便生活和适度美化的原则,在目标场地将储料场、发酵场、深加工生产车间和办公区集中规划。
1、储料场
按主辅原料配比确定,加之沉淀池,约建500 m2 ;一般为轻钢夹芯彩板结构厂房。
2、发酵场
含水50 %~60 %的物料,大致3m3 生产1 吨成品肥。因为物料发酵不少于7 d 时间,为保障连续生产,发酵场至少应满足10 d 生产所需要的物料,发酵场需要容纳1000 m3 的物料。发酵场净占地面积大致为1500 m2 左右。发酵棚一般采用水泥砼柱,钢结构屋架,阳光板屋顶,滴水高度为4 m。发酵棚的具体长度按地形设计。物料发酵场地用水泥硬化,雨季不蓄水,排水不冲刷物料。有动力供电和自来水供水条件,道路畅通,适合翻堆机行走作业。
3、加工车间 生产线设备占地面积约1000m2 ,房屋高度为4 m ,安装粉碎、筛分、造粒、烘干、计量、包装等设备。
4、成品仓库 按储存量计为500 t ,面积约600 m2 。
5、其他工程 包括办公设施、供排水、动力、生活设施等,根据需要和投资酌定。
七、生产设备
包括混合搅拌机1 台,翻抛机1 台(1000 m3 / h) ,筛选机1 台 ,自动包装机1 台, 造粒机1 台(1~2 t/ h) ,粉碎机1台,叉车1 台。
八、环境保护方案
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是一个污染源由分散而集中的过程,如果环境保护处理不好,会造成局部环境的恶化。这类项目污染主要有两方面, ①是原材料自身的臭味; ②是雨季降水渗透对周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1、除臭方案
储料场和发酵场可用微生物除臭剂,用喷雾器直接喷洒在物料表面除臭。微生物脱臭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有硝化细菌、亚硝酸菌、反硝化细菌、硫细菌等,只要臭气量不超出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就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良好的除臭效果;或者将腐熟物料底垫及覆盖在原料和未发酵物料上下,也可起到减轻或消除臭味的作用。
2、水土保护方案
用畜禽粪便堆腐有机肥容易产生水土污染,主要因素是粪便自身的含水和雨季降水渗漏。为防止水土污染, ①是夯实地面,使粪便自身含水不渗漏进土地; ②是在储料场物料四周设置水泥拦水槽,并设置沉淀池。③是及时按比例添加含水量小的吸水辅料,减少污水排出量。
化肥是营养元素,化肥一般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化肥是营养元素,化肥一般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一、化肥一般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对于农民朋友们来说,化肥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东西,化肥是化学肥料的简称,它是用一些化学或者是物理元素所制作而成的,一种能够帮助农作物生长的养料,化肥的种类比较多,平时我们常见到的有磷肥钾肥复合肥等等,化肥的制作过程就是。把化学元素通过化学以及物理的方式去进行加工,最后形成颗粒状的肥料,化肥的制作过程已经实现了机械化。首先需要把制作化肥的原材料进行混合搅拌,并且形成一定的合成物,最后再经过过滤以及调整比例,再加入一些辅料,比如说磷酸尿素等等,再制成肥料颗粒,整个过程步骤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化肥的生产也是相对来说比较专业的一个过程。
二、对庄稼来说化肥的作用有多大?
土地的肥力是非常有限的,如果说年复一年地种植农作物,那么土地的肥力就会被农作物给完全吸收掉,长此以往,土地就会变得越来越贫瘠,到最后,很可能农作物都没有办法获得良好的收成,化肥在这个时候就能够有效的解决这样的问题,给装甲施化肥之后,农作物能够茁壮的成长,化肥进入到土壤当中,不仅可以滋养土壤,还能够给农作物提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帮助农作物增产增收,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农作物减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化肥的出现让农作物有了更多的可能,农作物的生长速度也加快了,这样就在无形当中提升了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所以对于庄稼地来说,化肥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三、为什么化肥对人体有害但是还要继续使用化肥?
现在的人们在购买一些农产品或者是水果蔬菜的时候,会想要去购买一些有机蔬菜,因为大家都知道很多的农作物或者是水果,蔬菜当中有化肥的参与,而化肥是由化学元素所加工而成的,这些化学元素在农作物当中的残留最终会进入到我们的人体当中,对我们人体来说有着非常大的危害,除此之外,化肥还会对土壤造成一定的污染,土壤当中的重金属以及有毒元素也会大大的增加,最终还会导致土壤的酸碱度失衡,所以长期给土地施用化肥,对土地以及我们的人体都有很多的危害,但是化肥的使用却不能够停止,因为一旦停止的话,农作物就会减产,有的农作物甚至还会面临绝收的问题,所以就算化肥对我们人体以及土壤有一定的危害。但是却远远不能够抹杀化肥对于我们人类的贡献,因此化肥一直都在大量的使用,只不过大家都越来越注重去使用一些有机肥料,希望不久的将来所有的农作物都使用有机肥料,不要再让我们人体为这些化肥的不良影响买单。
化肥的生产过程
化肥的生产过程:
1,工业上采用较多的是加压中和工艺,加压中和在0.4~0.5MPa和175~180°C下操作,硝酸浓度为50%~60%。
2,先用氨中和至pH为3~4,以减少氨损失。
3,再加氨调整到pH约为7,得到的硝酸铵溶液浓度为80%~87%。
4,回收的蒸汽用来蒸发液氨或作为真空蒸发硝酸铵溶液的热源。中和得到的稀硝酸铵溶液,用真空蒸发或降膜蒸发的方法浓缩到95~99%。
5,然后用不同方法造粒。塔式喷淋造粒是应用最广泛的硝酸铵造粒方法,完成化肥。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方法是什么?
1.生产工艺流程有机—无机复混肥生产工艺流程如图4-1所示。
图4-1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工艺流程图
2.生产方法(1)原料的预处理:生产复混肥的原料(硫酸铵、尿素、氨化过磷酸钙、磷酸铵、硫酸钾、微量元素等)要进行粉碎,造粒不好、肥料混配不均匀,会直接影响复混肥的质量和外观。保证各种物料粒度小于1毫米。
磷酸铵、氨化过磷酸钙、尿素可用链式粉碎机粉碎(尿素不能用高速磨粉机粉碎,以免温度高,物料黏度大,粉碎效果差)。硫酸钾可用高速磨粉机粉碎,也可用链式粉碎机粉碎。经粉碎后的物料最好经振动筛筛选后,小于1毫米的物料用来混合造粒,大于1毫米的物料返回再次粉碎。
(2)计量混合:将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化肥精制有机肥料等物料按照拟好的配方输送到混合机内进行混合,混合机可用滚筒式或立式混合机。混合必须充分,即混即用,不宜混合后放置太久,以免受潮。直径2米的混合机,转速24~30转/分为宜,混合时间30分钟左右。微量元素肥料用量少,掺混不均匀不仅影响其施用效果,还容易产生肥害,可采取逐级放大掺混。先将粉碎的细微量元素肥料与少量粉碎的有机肥料掺混均匀,再用掺微肥的有机肥料向大量有机肥料中掺混,最后掺入大量元素化肥,混合均匀。
(3)造粒:有机肥料中掺入化肥可形成有机—无机掺混肥,但为了使其物理性状更好,施用方便,可对其进一步造粒。
①团粒法
造粒:把混合机混合好的物料输送到造粒机内,再加入选好的黏合剂。物料由于造粒机的转动翻滚逐渐变大成粒。该工艺造出的粒,光滑、美观,但对有机物物料的细度要求较高,且有机肥料的加入量有限,一般有机物料总量应小于原料总量的40%为宜。
低温干燥: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在干燥筒内烘干,脱水,一般热风温度在90℃左右(挤压法除外)。
冷却:干燥后有机—无机肥料颗粒进入冷却滚筒中冷却。筛分、包装:干燥后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在筛分机内进行筛分,粒径未达标准的肥料颗粒分离,返回进入原料中,经破碎后重新造粒。粒度合格的进行计量包装。
②挤压法:该法是将物料直接挤压成成品的造粒过程。挤压法特别适合于热敏物料的造粒。挤压法造粒可以看做是干料加蒸气进行无化学反应的造粒过程。其主要特点是降低能耗,简化工艺流程,原料产品始终保持干燥状态,因此可省去团粒法干燥和冷却工序,避免氮损失,也不存在排放物污染环境的问题。挤压法设备投资低,有机物料加入比例较大,但形状或表面光滑度不如团粒法。
化肥是怎么做出来的?
目前,我国各地肥价上涨,农业成本加大。如自制土化肥,可大大降低成本。自制土化肥原料广泛,方法简单,经济实用,其肥效不亚于化肥。现介绍几种高效土化肥的自制方法: 1、土氨水鲜牛粪50千克,黄豆粉50克,熟石膏粉5千克,密封在25度以下放置3天,对3倍水施用,肥效高于氨水。 2、土硫酸铵人尿50千克、熟石膏5千克、水25千克,混合搅匀,封闭10天后施用,肥效相当于硫酸铵。 3、土复合肥先将过磷酸钙粉碎过筛,再按100千克过磷酸钙对120150千克的人尿搅拌均匀后,堆成圆锥形,用3厘米厚的稀泥封盖严密,堆放7天,便可使用,肥效理想。注意不要在低处堆沤,以防浸水。这种土复合肥作底肥、追肥、种肥皆可。作底肥可与厩肥、土杂肥混施;作种肥时不要与种子接触,防止影响发芽,作追肥时可沟施或坎施,离作物根部1厘米,以防烧苗,施后覆土要严。 4、土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与热水按2∶5的比例,搅拌均匀静置48小时,过滤备用;草木灰与热水按6∶15的比例搅拌均匀静置10分钟左右,过滤后再将这两种过滤的溶液混合即成含磷酸二氢钾的粗制液其效果同磷酸二氢钾一样。 5、土氮氨磷复合肥用动物骨骼加工成骨粉,是一种重要的迟效农肥,一般作底肥,有生骨粉和熟骨粉之分。生骨粉是骨头经简单蒸煮,除去部分脂肪后粉碎而成的粉末,其中含氮26%,含五氧化二磷1528%。是一种高铲氮磷复合肥,熟骨粉(又称脱脂骨粉)是经过溶剂提取脂肪后的骨头,再经高温蒸煮后粉碎而成,其中含氮1.55,含五氧化二磷1625%,其肥效也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