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剂的制粒方法有哪些?
制备工艺流程:
原料处理——》提取液的精制——》制软材——》制颗粒——》干燥——》整粒——》质检,包装
以感冒退热颗粒说明其制剂操作方法:
处方:大清叶50克,板蓝根50克,连翘25克,拳参25克,制成颗粒200克
制法:取药加水1200ml、900ml煎煮各0.5h,合并煎液,过滤浓缩为150ml,冷却后加等量乙醇搅匀,静置24h以上,取上清液,抽滤,滤液浓缩为10-15ml清膏,加入蔗糖:糊精3:1(过80目筛)约150g,混匀,制软材,挤压制粒,干燥,整粒,过12目筛,分装后即得。
制粒方法有如下图:
缓释肥的研究
它是缓释肥中起缓释作用的化学物质。 缓释肥即控释肥就是在化肥颗粒表面包上一层很薄的疏水物质制成包膜化肥,水分可以进入多孔的半透膜,溶解的养分向膜外扩散
所谓“释放”是指养份由化学物质转变成植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效形态的过程(如溶解、水解、降解等);“缓释”是指化学物质养份释放速率远小于速溶性肥料施入土壤后转变为植物有效态养份的释放速率;“控释”是指以各种调控机制使养份释放按照设定的释放模式(释放率和释放时间)与作物吸收养份的规律相一致。因此,生物或化学作用下可分解的有机氮化合物(如脲甲醛UFs)肥料通常被称为缓释肥(SRFs),而对生物和化学作用等因素不敏感的包膜肥料通常被称为控释肥(CRFs)。Trenkel综合了有关缓释和控释肥养份缓慢或控制释放的释放率和释放时间的研究,提出了作为缓释和控释肥应具备的几个具体标准。即在25℃下: (1)肥料中的养份在24h内的释放率(即肥料的化学物质形态转变为植物可利用的有效形态)不超过15%; (2)在28d内的养份释放率不超过75%; (3)在规定时间内,养份释放率不低于75%; (4)专用控释肥的养份释放曲线与相应作物的养份吸收曲线相吻合。 本文所用的控释和缓释肥概念是指在肥料养份释放过程中,以缓慢或可控制的方式满足上述标准的一类肥料。 1.2 控释和缓释肥的类型控释和缓释肥按照其溶解性释放方式通常分为3种类型:(1)物理障碍性因素控制的水溶性肥料,如包膜颗粒肥料和基质复合肥料,包膜颗料肥料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有机聚合物包膜肥料(热塑性和树脂类)和无机包膜肥料(如硫磺、矿物质包膜);(2)微溶有机氮化合物,可进一步划分为生物可降解的微溶有机氮化合物(如脲甲醛和其它脲醛缩合物)和主要以化学降解的化合物(如异丁烯环二脲);(3)微溶性的无机化合物,如金属磷铵盐、部分酸化磷酸盐等。Fan和Singh根据释放控制方式将控释和缓释肥划分为扩散型、侵蚀或化学反应型、膨胀型和渗透型4类在氮肥中加入生物抑制剂(如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已被认为是提供了某种意义上的氮素缓慢释放,特别是在阳离子交换量(CEC)较高的土壤中。但它们在施入土壤后只是延缓了尿素水解转化成铵或抑制硝化细菌将铵离子氧化而转变成NO-2和NO-3的过程,不能称作缓释或控释肥,而被称为稳定性肥料。 1.3.1 有机氮化合物(1)脲甲醛缩合物尿素与醛类的缩合(尤其是与甲醛)是缓释肥常用的制备方法。脲甲醛是最常见的作为缓释氮肥的有机氮化合物,目前仍是最主要的控释和缓释肥之一,并有着很长的研究应用和生产历史。脲甲醛是在控制pH值、温度、尿素与甲醛的比例和反应时间的条件下通过甲醛与过量尿素反应而制得。产品是由分子量不等的单羟甲基脲、二羟甲基脲、甲叉尿素等的二聚物和低聚体组成的混合物。碱催化缩合形成的主要是水溶性产品(如羟甲基尿素、单甲叉尿素等)。在这些混合物中加酸则产生缩合链较长、水溶性较低的低聚体,链越长氮的释放就越慢。典型的脲甲醛产品含N37%~40%。为了提供脲甲醛产品N释放率的标准,将此化合物分成3种组份:①冷水溶解组份N(CWSN,25℃)主要有尿素、二聚物和短链聚合物,该组份中的N可认为是速效到缓效;②热水溶解组份N(HWSN,100℃)为甲叉尿素和中等链长聚合物,该组份中的N可缓慢释放到土壤中;③热水不溶组份(HWIN)为甲叉尿素和长链聚合物,在土壤中分解极慢,该组份N在土壤中无活性。根据上述定义可确定此类化合物的活性指标值AI=(CWIN-HWIN)/(CWIN×100)。AI提供了热水溶解组份在土壤中的氮素释放的估计值(6个月左右)。脲醛肥料的分解主要是由于生物的作用,氮的释放强烈依赖于土壤性质的变化(如生物活性、粘粒含量、pH)和外界条件(如水份含量、干湿状况和温度等)。在很多情况下,低分子量脲醛部分提供的氮素比例在作物生长前期超过了作物所需要的量,然而高分子量部分提供氮素又太慢。这可能是在缓释和控释肥中,有机氮化合物缓释肥的需求量不断降低而包膜肥料的需求量却稳步增加的主要原因。(2)其它脲醛和合成氮化合物还有几种由尿素和醛类反应制备的氮化合物,如异丁叉二脲是世界范围内生产量仅次于脲甲醛的一种有机氮化合物,含氮量31%。其中大多数(90%)可以溶于水,氮释放率主要是由于化学分解(水解)作用引起的,因此取决于肥料颗粒的大小和土壤水份含量。丁烯酰环脲是在酸催化下,尿素与乙醛反应而成,是环状结构的产品,约含氮30%。它在水解和生物降解作用下释放氮,其释放率受产品颗粒大小、土壤温度、水份和pH的影响。 缓释肥有以下优点: 1.肥料用量减少,利用率提高。缓释肥肥效比一般未包膜的长30天以上,淋溶挥发损失减少,肥料用量比常规施肥可以减少10—20%,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2.施用方便,省工安全。可以与速效肥料配合作基肥一次性施用,施肥用工减少三分之一左右,并且施用安全,防肥害。 3.增产增收。施用后表现肥效稳长,后期不脱力,抗病抗倒,增产5%以上。
双氧水作为粘泥剥离剂一般作用多久
本发明为一种粘泥剥离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其包含如下重量百分比组分:双季铵盐10~18%;戊二醛10~20%;卡松5~10%;双氧水20~25%;聚丙烯酸钠6~8%;其余用纯净水补足到100%;制备方法为将双氧水作为基础液,再依次向反应釜中加入双季铵盐、卡松、聚丙烯酸钠后在常温常压下搅拌,。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有强力渗透和扩散作用,除锈泥、生物粘泥彻底,除污后金属表面长时间保持清洁、不生锈;2)清洗时间短,一般循环清洗只需2-3小时,能快速清除循环水路管网设备内壁上的锈泥和生物粘泥;3)对金属铜、铁及铝无腐蚀,该产品无毒,无味,不易燃易爆。
【专利说明】一种粘泥剥离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泥剥离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化工、制药、化肥、电力、印染、钢铁、冶金、采暖及民用等几乎所有的工业及民用 领域,许多设备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生物粘泥,其会阻碍了冷却水的正 常通过,降低了冷凝器的冷却效果;生物粘泥覆盖在换热器水侧的金属表面,阻止缓蚀剂和 阻垢剂到达金属表面发挥正常的缓蚀与阻垢作用,降低了这些药品的功效;生物粘泥覆盖 在金属表面,形成差异电位,加快了金属的腐蚀速率。大量的粘泥尤其是藻类,附着在冷却 水系统的设备表面不仅影响了系统的外观,而且还可能造成换热设备的堵塞及厌氧菌的腐 蚀。因此,这些设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必须对其进行化学清洗,以便设备在高效、低 能耗和安全的环境下运行。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一种价格低廉,粘泥剥离效果好的一种粘泥剥离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种粘泥剥离剂,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如下重量百分比组分:
[0006]
[0007]
【权利要求】
1. 一种粘泥剥离剂,其特征是,其包含如下重量百分比组分: 双争铵盐 10?18% 戊 ‘.醛 10?20% P松 5?10% 双气水 20?25% 聚内烯酸钠6?8% 其余用纯浄水补足到100 % =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泥剥离剂,其特征是,其包含如下重量百分比组分: 观季钱盐 17% 戊二醛 9% 卡松 7% 双氧水 22% 聚丙烯酸钠7% 其余用纯净水补足到100 %。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泥剥离剂,其特征是,其包含如下重量百分比组分: 双季铵盐 15% 戊’:醛 20% 雑 9% 双K水 24% 聚W烯酸钠8% It-余用纯净水补足到1〇〇%。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粘泥剥离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 :向常压反应釜中加入双氧水,在常温下搅拌3-4分钟; 步骤2 :向步骤1所得的溶液中加入戊二醛,在常温下搅拌3-5分钟; 步骤3 :向步骤2所得的溶液中加入双季铵盐,在常温下搅拌4-6分钟; 步骤4 :向步骤3所得的溶液中加入卡松,在常温下搅拌3-5分钟; 步骤5,向步骤4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聚丙烯酸钠,在常温下搅拌1-3分钟; 步骤6,向步骤5所得的溶液中加
缓释肥料的缓释氮肥
使用甲醛与尿素、硫脲、苯酚、双氰胺和三聚氰酰胺的缩合物,环氧聚酯与丙烯酸树酯、聚氨基甲酸酯、聚苯乙烯、聚乙烯、聚酰胺、聚丙烯氰、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醋酸乙烯酯、油类、树胶和乳胶等聚合物改变氮肥的化学成分,而使其中有效养分慢慢释放,保持肥效较长的氮肥。
1、脲醛肥料
脲醛肥料的生产方法基本上有两种:浓溶液法和稀溶液法。这两种方法主要控制参数为尿素与甲醛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以及PH值等。
2、异亚丁基二脲
异亚丁基二脲是一种白色晶体,理论含氮量32.18%。分子量174.21,比重1.3,在205℃熔化并分解,不吸水,在冷水中溶解度极低,室温下每100毫升水中溶解0.1-0.01克,氮素活度指数96。粉末状和颗粒状均可使用。由于这种缓释氮肥在水中溶解度低,可以有效地控制氮素释放,氮肥利用率比脲甲醛大一倍,而且可与其它化肥混合使用。
异亚丁基二脲中添加聚丙烯酰胺,然后造粒,可以在旱田中作土壤改良剂,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提高作物产量,异亚丁基二脲可用于旱田作物和水田上。在水田上使用异亚丁基二脲和使用硫铵对比,水稻产量高20-25%。异亚丁基二脲除作为肥料以外,可作为反刍动物配合饲料及单胃动物(如禽类、猪、兔、马等)的饲料。
4、草酸铵
草酸胺又名草酸二酰胺,乙二酰胺。分子式为(CONH2)2,含氮31.81%。白色晶
体,微溶于热水和乙醇中,冷水中几乎不溶,100克水中在7C时溶解0.04克,100℃时溶解0.6克。熔点419℃,比重1.667,不吸水,无毒,可无限期贮存。
草酸胺非常适合作缓释氮肥,但因其成本较其他品种肥料高,所以未能广泛使用。草酸胺作为肥料是有其优越性的,可使水稻增产0-30%。草酸胺造粒以后施用,其肥效比其它缓释氮肥(如异亚丁基二脲为佳。草酸胺的水解速度受土壤中微生物和草酸铵粒度的影响,粒度越大,溶解越慢。
5、尿素-Z
尿素与乙醛反应,生成一种主要由亚乙基二脲和二乙基三脲构成的混合物,也可出现少量的羟乙基脲与尿素,该混合物统称为尿素-Z,含N-33-38%,其中15%是水溶性的。此产物为联邦德国首先研究,但没有大量生产。
6、二亚糠基三酰脲
这是以尿素与糠醛缩合物。日本已有小规模生产。糠醛是精制食用油过程中的副产物
7、甘脲
该产品是在有盐酸存在下,尿素与乙二醛反应而制得。甘脲含氮39%,具有良好的缓效性,没有植物毒性,是有效的缓效氮肥。
8、三嗪(三氮杂苯)
这是一类由三个碳原子和三个氮原子组成的环状化合物,如氰尿酸,三聚氰酸—酰
胺,三聚氰酸二酰胺和蜜胺。含氮32一66%。三氮杂苯是在加压下尿素和氨反应而制得。
9、含离子交换剂的肥料
这种交换剂是与至少含有二个氮原子的碱性碳酸衍生物组成的氮肥。当氮原子直接
与碳酸中的碳原子化合时,便制得了聚合碳酸衍生物。适宜的阳离子交换剂有磺酸基、
羧基、膦基,它们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使用;也可使用沸石。适宜的氮化合物包括胍、
蜜胺和脒基脲。
10、磷酸镁铵
早在1857年,英国人就已提出磷酸镁铵是一种缓溶性化合物,并且明确指出可以作为缓效肥料来施用。磷酸镁铵是一种白色固体,有一水和六水两种结晶状态。市售的商品肥料,通常含N 9.02%,P205 45.69%,MgO 25.95%。在国外的大田试验中证明磷酸镁铵对树木、果树、观赏植物是良好的肥料,也可用于海带、紫菜等的施肥。
11、以天然有机物为基质的氨化肥料—-氨化泥炭、氨化褐煤、褐煤、风化煤或泥煤、通常含腐植酸在30~60%左右,可将这些物质直接氨化,也可以采用沸腾床用空气进一步氧化后再进行氨化。氨化方法有湿法和干法两种。湿法氨化的褐煤或泥煤,除具有一定的氮肥价值外,还具有有机肥的优点,对于土壤耕性有所改善。
请帮我查询一下 国家专利号 ZL200510010084.8
名称: 治疗银屑病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010084.8 申请日: 2005.06.15
公开(公告)号: CN1709307 公开(公告)日: 2005.12.21
主分类号: A61K35/78
分类号: A61K35/78;A61K9/16;A61P17/06
申请(专利权)人: 哈尔滨大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设计)人: 郝大平
地址: 15006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开发区哈平路集中区威海路3号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专利代理机构: 哈尔滨市哈科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刘庆吉
摘要:
本发明涉及治疗银屑病的药,具体为一种治疗银屑病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它包含苦参、甘草、白鲜皮、防风、土茯苓、蝉蜕、黄柏、地黄、金银花、赤芍、连翘、当归。苦参60g、甘草60g、白鲜皮80g、防风60g、土茯苓120g、蝉蜕80g、黄柏40g、地黄80g、金银花80g、赤芍40g、连翘 60g、当归60g。将金银花、连翘、防风、蝉蜕用多功能提取罐加水煎煮二次,每次加10倍药材量的水,每次从沸腾开始计时煎煮1小时,每次煎煮液用二层300目绢布一层脱脂棉滤过,合并滤液,药液存于不锈钢储罐待用;其余苦参等八味,加水煎煮三次,每次加10倍药材量的水,每次从沸腾开始计时煎煮1小时。本发明的优点是:配伍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在常温下保存,易于携带。
主权项:
1、一种治疗银屑病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它包含苦参、甘草、白鲜皮、 防风、土茯苓、蝉蜕、黄柏、地黄、金银花、赤芍、连翘、当归,其特征在 于:苦参60g、甘草60g、白鲜皮80g、防风60g、土茯苓120g、蝉蜕 80g、黄柏40g、地黄80g、金银花80g、赤芍40g、连翘60g、当归60g; 将金银花、连翘、防风、蝉蜕用多功能提取罐加水煎煮二次,每次加10倍 药材量的水,每次从沸腾开始计时煎煮1小时,每次煎煮液用二层300目绢 布一层脱脂棉滤过,合并滤液,药液存于不锈钢储罐待用;其余苦参等八味, 加水煎煮三次,每次加10倍药材量的水,每次从沸腾开始计时煎煮1小时, 每次煎煮液用二层300目绢布一层脱脂棉滤过,合并滤液,与金银花等4味 药的药液合并,用双效节能浓缩器减压浓缩,温度控制75±2℃,浓缩至相 对密度为1.23(60~65℃热测)的清膏;将蔗糖粉碎至80目,糊精过80目筛, 将清膏量两倍量的蔗糖加入混合机再加入清膏量两倍量的糊精,混合10分 钟,在不停混合机的情况下加入清膏混合制备软材,使达到握之成团、轻触 即散的状态,停止混合;将制备好的软材加入到16目的制粒机内,加料量 不超过制粒机料斗的2/3,制成颗粒,将湿颗粒干燥,温度控制在80℃,干 燥20分钟,颗粒再通过上层12目下层40目的整粒机整粒,再将颗粒投入 三维运动混合机总混20分钟,之后颗粒用全自动颗粒分装机分装,每袋分 装10克(或20克),包装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