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转化为肥料,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制备方法:
芦苇发酵有机肥
原料:沼泽土30-50份、芦苇30-50份、中药药渣3-5份、茶叶粉3-5份、微量元素肥料0.5-2份、微生物菌剂0.5-1份、发酵粉0.5-2份。
制备方法:
1. 玉米杆发酵。
2. 中药药渣酶解。
3. 粉碎。
4. 混合。
5. 制粒。
6. 干燥。
芦苇制备有机肥
原料:芦苇、微生物制剂、碱液、稀酸、无机碱、畜禽粪便、蘑菇菌包、化学肥料、功能菌。
制备方法:
1. 芦苇原料与微生物制剂进行生物预处理和固液分离。
2. 预处理芦苇在碱液中蒸煮处理,固液分离后得到第一浆料和黑液。
3. 第一浆料通过真空洗浆机逆流洗涤和除渣,提取黑液,得到第二浆料和浆渣。
4. 黑液蒸发浓缩后喷浆造粒或喷雾干燥,得到有机肥。
黄化芦苇生物有机肥
原料:黄芦苇、稀酸、无机碱、畜禽粪便、蘑菇菌包、化学肥料、功能菌。
制备方法:
1. 黄芦苇粉碎至40-60目。
2. 粉碎后的芦苇与稀酸混合进行酸解。
3. 酸解后的芦苇用无机碱调节pH值。
4. 混合料中加入畜禽粪便、蘑菇菌包、化学肥料、功能菌进行发酵。
5. 发酵完成后进行陈化和造粒。
芦苇秸秆有机肥
原料:芦苇秸秆、富氮底物(如牛粪、猪粪、鸡粪、蘑菇渣等)。
制备方法:
1. 芦苇秸秆与富氮底物按照1:(2~3)的体积比堆置。
2. 堆置过程中自然发酵,形成有机肥。
这些方法都能有效地将芦苇转化为肥料,提供农作物所需的养分,同时利用废弃资源,减少环境污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具体需求和条件,如原料的可得性、成本、处理技术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