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捣鼓肥料的事儿。
是这么回事,前段时间我发现家里养的几盆绿植,像那个绿萝、还有窗台那盆叫不上名的,叶子有点蔫儿唧的,颜色也不够绿,看着没啥生气。以前,我也不太懂这些,就光浇水,觉得差不多就行。后来琢磨着,是不是缺营养?人还得吃饭,植物肯定也得“吃”点好的。
琢磨着买点肥料
我就想着去弄点肥料试试。可是一到花鸟市场或者上网一看,好家伙,那肥料种类叫一个多,什么氮磷钾、有机的、无机的、缓释的、速效的,看得我头都大。咱也不是专业搞园艺的,就是家里养几盆看着玩的,不想整那么复杂。
后来我就想,干脆找个“通用”的,就是那种专门给绿叶子植物设计的,省得我再去研究哪个对应哪个。感觉这种应该操作简单点,适合我这种懒人加新手。
挑来挑去,也没看啥大牌子,就找个包装上看说明比较简单的,写着“观叶植物通用”、“促进叶片浓绿”之类的,感觉应该对路。有颗粒的,也有液体的,我当时想着颗粒的是不是劲儿大点,就先买一小包颗粒状的试试水。
上手实践过程
拿回家我就拆开。也没仔细看说明,凭感觉觉得这玩意儿得埋土里。我就用个小铲子,在我那几盆绿植的盆边上,离根远点的地方,挖几个小浅坑,每个坑里撒那么几粒。具体撒多少?真没量,就是凭感觉,觉得差不多就行,然后把土盖上。
第一次施肥就这么草率地结束。
然后就是正常浇水,等着看效果。刚开始一个星期,好像没啥变化,我心里还有点打鼓,是不是买错,或者用量不对?
后来大概过十来天,半个多月的样子,诶?好像有点不一样。特别是那个绿萝,新长出来的嫩芽,颜色明显比之前的老叶子要绿得多,看着就水灵。还有那盆不知名的,叶片也感觉挺拔一点。
后续调整和观察
看到有点效果,我心里就有底。后来我又仔细看看包装上的说明,人家建议是隔一段时间用一次,而且用量也有讲究,比如多大的盆用多少克。我这才发现,我第一次用量可能有点随心所欲。
之后我就学乖点:
- 严格按照说明上的建议用量来,不敢瞎撒。
- 注意施肥周期,不能想起来就用。
- 施肥还是尽量埋在盆边,避免直接接触根系,怕烧苗。
就这么坚持用两三个月,中间大概补充一两次肥料。现在家里的那几盆绿叶植物,状态确实比以前好多。叶子绿油油的,看着也厚实,整体精神不少。
一点小总结
我觉得这种所谓的“绿叶植物通用肥料”,对于咱们普通家庭养养常见的观叶植物,像绿萝、吊兰、发财树这些,还是挺管用的。它可能不是针对性最强的,但胜在方便省事,不用你操心各种元素的配比啥的。
如果你跟我一样,也是养花小白,或者不想在肥料上花太多心思研究,那选这种通用型的肥料,我觉得是个不错的起点。效果嘛反正我实践下来,是看得见的。每家植物情况不一样,大家还是得根据自己家植物的反应,适当调整用法用量。
行,今天就先分享这么多,算是我自己的一点实践记录,希望能给大家个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