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一到,看着阳台上那几盆花,尤其是去年的老土,感觉没啥劲儿。寻思着得给它们补补,不然开花都没力气。正好手里有些材料,就捣鼓一下,做点所谓的“春泥肥料”。也没那么玄乎,就是废物利用。
准备家伙事儿
我先把去年换盆剩下的那些旧土给扒拉出来。这些土板结得厉害,看着就没营养。然后,平时攒的一些东西就有用:
- 厨余:主要是些烂菜叶子、果皮,鸡蛋壳我也没扔,攒着。注意,油盐太多的、肉类的我一般不用,怕烧根或者招虫子。
- 落叶杂草:小区里清理花园时捡点干净的落叶,还有自己盆里拔掉的一些杂草(没开花的,怕种子)。
- 旧土:就是上面说的,盆里换下来的老土。
家伙就是个大塑料桶,或者不用的深盆也行,得有地方让它“发酵”。
开始动手和过程
我找个角落,把大桶放那儿。第一步,就是铺一层大概几厘米厚的旧土在桶底。接着,铺一层厨余,再铺一层落叶杂草。就这么一层土、一层料地往上加,跟做三明治似的。
铺的时候,厨余尽量弄碎点,落叶也踩踩碎。每铺一层料,我就稍微喷点水,保持湿润,但不能太湿,手抓一把感觉潮潮的但不滴水就行。最上面一层必须是土,盖得严实点,能减少点味道,也防止招小飞虫。
然后就盖上盖子(别盖死,留点缝透气),或者盖块塑料布也行。接下来就是等待。这玩意儿不能急,得让里面的微生物慢慢干活。
我大概每隔一两个礼拜,就用个小铲子或者棍子把它整个翻腾一遍。这很重要,能让它发酵得更均匀,也透透气。刚开始翻的时候,会有点味道,正常。翻几次后,味道就慢慢变成泥土的清香。
这个过程持续差不多一两个月,看天气,暖和的话快一点。等到里面的厨余、落叶都变得黑乎乎的,跟土融为一体,抓在手里松松软软的,闻起来就是土腥味,那就差不多好。
咋用
这个自制的“春泥肥”好之后,我没直接当土用。我是把它掺和到新买的营养土或者园土里,大概占个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比例,混合均匀再给花换盆用。
或者,就在现有盆栽的土表面铺上一薄层,然后稍微松松土,让它跟表土混一下,浇水的时候营养就能慢慢渗下去。像我家的月季、绣球,还有那几盆草花,春天换盆或者追肥的时候都用点。
感觉效果还行,用这个土的花,叶子看着绿油油的,长新芽也挺快。特别是月季,感觉冒笋都更有劲儿。虽然比不上买的成品肥见效快,但胜在自己做的,放心,而且也算是处理家里的厨余垃圾,一举两得嘛就是得有点耐心等它“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