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种玉米用啥肥料这玩意儿,没个绝对的标准答案,得看自家地力咋样,还有就是你种玉米图个是自家吃吃还是想多打点粮卖钱。不过根据我这几年自己捣鼓地的那点经验,倒是可以跟大家唠唠我是怎么干的。
打好底子是关键——底肥
刚开始种那会儿,我也懵,瞎买点复合肥就撒地里。后来发现,光靠那点复合肥,玉米长到后面有点没劲儿。村里老人说,“底肥不足,秋后没谷”。我琢磨着这话有道理,庄稼跟人一样,得吃饱饭才能长
实践下来,我觉得农家肥加复合肥一起用,效果最
农家肥,像是我家攒的那些鸡粪、猪粪啥的,得提前沤熟,不然烧苗。这个东西肥效慢,能慢慢放,还能改良土,让地不板结。每年开春犁地前,我就把沤好的粪肥均匀撒在地里,然后翻进去。用量嘛看地力,地瘦就多使点,地肥就少点,大概一亩地弄个一两方。
光用农家肥还不够快,特别现在都讲究产量。我还得配点复合肥。我一般选那种氮磷钾含量均衡点的,比如三个15(就是氮磷钾都是15%)或者玉米专用的复合肥。撒农家肥的时候,顺带就把复合肥也撒,然后一起翻到土里。这样,既有农家肥管长远,又有复合肥提供前期的速效养分,让玉米苗一出来就长得壮。
中期加油不能少——追肥
玉米长到半人高,也就是差不多到膝盖那么高的时候,那生长速度叫一个快,眼看着一天一个样。这时候需肥量也最大,光靠底肥肯定跟不上。这时候就得追肥,主要是追氮肥。
我常用的就是尿素。为劲儿大,见效快。玉米拔节、抽穗那阵子,最需要氮肥来长个子、长棒子。
追肥我一般是看天。最好是下雨前撒,雨水能把肥料带到根部。要是天旱,我就在离玉米根大概十来公分远的地方刨个小坑或者开个浅沟,把尿素撒进去,然后埋上土,再浇点水。这样能减少氮肥挥发,肥效利用率高点。一亩地追个二三十斤尿素,看苗情,苗壮就少点,苗弱就稍微多给点。
也有人用高氮的复合肥追,也行,营养更全面点,就是成本高些。看个人选择。
我的总结
这么一套搞下来,我觉得:
- 底肥:农家肥+复合肥,这个搭配比较稳妥,养地又供肥。
- 追肥:尿素或者高氮复合肥,在玉米拔节期追施,满足生长高峰需求。
每年地的情况不一样,雨水也不一样,我也会稍微调整一下。比如哪年感觉钾肥可能缺点,就在底肥里加点硫酸钾,或者追肥时用点高钾的复合肥。就是根据玉米不同时期的需要,给它吃饱吃咱种地的,没啥高深理论,就是多观察,多琢磨,看苗下菜,不,是看苗施肥。这几年按我这法子弄,玉米长得还行,棒子也结实,产量也还过得去。这就是我的一点实践记录,希望能给大伙儿提个醒儿,少走点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