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氯化钾当肥料用,我也是自己瞎琢磨、试着用过来的。
那会儿家里的几块地,种的菜,玉米,长得总感觉有点不得劲,叶子看着发蔫,有点黄边儿,果实也结得不咋地。听村里老把式说,可能是地里缺钾。我就想着,得给地补点钾肥试试。
跑去镇上的农资店,肥料种类可多,看来看去,那老板就给我推荐氯化钾,说这个玩意儿含钾量高,价格还实惠。我一听,行,便宜量足,就先买一袋子回来试试看效果。
不过拿回来我没敢直接就撒。以前吃过亏,肥料撒不好容易烧苗。我就仔细看看袋子上的说明,又问问隔壁种地多年的老王。他告诉我,这氯化钾劲儿不小,不能瞎用。
我的实践过程是这样的:
第一步,我没敢把它当种肥用。就是说,播种的时候,没把它跟种子掺和在一块儿。老王说,这玩意儿离种子太近,容易影响发芽,甚至烧坏种子,那就白忙活。所以我都是等苗出来,长到一定高度,或者干脆在翻地准备种下一茬的时候,提前撒到地里当底肥。
第二步,用量上我特别小心。不是越多越我先是按照袋子上建议的量,甚至比它建议的还要少一点点,撒到地里。想着先试试水,看看效果再说。毕竟地力情况、作物种类都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第三步,我学着把它跟别的肥料配着用。光用钾肥也不行,庄稼生长还得要氮肥、磷肥啥的。我就琢磨着,在施农家肥或者其他氮磷肥的时候,把氯化钾也按比例掺和进去,一块儿撒施,然后好好翻耕一下,让它跟土混匀。这样感觉肥效更均衡点。
第四步,注意看是用在什么作物上。后来慢慢知道,有些作物对氯离子比较敏感,比如像土豆、烟草、还有些果树啥的,用氯化钾多,可能影响品质。所以我种这些东西的时候,就尽量少用或者干脆换别的钾肥,比如硫酸钾,虽然贵点,但心里踏实。
第五步,施肥的时机也挺关键。我一般是选择在作物需要钾肥比较多的时候,比如开始结果或者块茎膨大的时候,提前一点追施。而且是撒在离根远一点的地方,然后浇水,让它慢慢溶解渗透下去。不敢直接对着根部撒,怕烧根。
还有一点体会是,不能老在一块地上连续用氯化钾。听人说,这玩意儿用多,土壤容易变酸、板结。虽然我这地暂时没看出来明显问题,但心里也记着这事儿,想着隔几年或者看情况,也要适当用点有机肥或者别的调理一下土壤。
总结下我的感受:
氯化钾这肥料,确实是个性价比挺高的钾肥来源。对大部分不那么敏感的作物来说,效果还是不错的,能看到明显的增产和长势改善。但用起来确实得讲究点方法,不能图省事乱撒一通。得注意用量、用法、时机,还得看种的多实践几次,慢慢摸索,就能找到适合自己家地和作物的用法。反正我就是这么一点点试出来,感觉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