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自个儿捣鼓石硫合剂当肥料这事儿。
起因是听老一辈的种地高手闲聊,说那石硫合剂不光杀虫杀菌是把好手,用完沤在地里,分解出来的硫钙,对土对植物根系都挺滋养,算是一种肥。我这人就爱瞎琢磨,想着反正每年冬天清园都得喷这玩意儿,不如仔细弄弄,看看是不是真有肥效这回事。
准备家伙事儿
说干就干,先把东西备齐。这玩意儿原理简单,就是生石灰和硫磺粉放水里熬。
- 生石灰块:这玩意儿得是新鲜的,没受潮失效的那种,块越大越反应起来劲儿足。
- 硫磺粉:农资店买的,细一点的,感觉溶解能好些。
- 大铁锅:专门找个淘汰的旧锅,这玩意儿熬完锅基本就废,一股味儿还难洗。
- 柴火灶或煤炉:得在室外弄,味儿大,还可能有烟。我直接在院子角落搭个简易灶。
- 长把勺子、木棍:搅拌用,得长的,别烫着手。
- 防护:这个必须强调,老手也得注意!旧衣服、厚手套、口罩、最好再来个护目镜。生石灰加水发热厉害,熬的时候也烫,味道还冲鼻子。
开整!熬制过程
找个风和日丽(是没啥风)的下午,开搞。
先把水加到锅里,估摸着量,打算熬多少就比划着来。我一般按石灰、硫磺、水大概1:2:10这个比例来,也不是特别精确,凭感觉。
水烧得温热,但别烧开,就把生石灰慢慢放进去。注意,这玩意儿遇水反应剧烈,噗噗冒泡发热,水花别溅身上。等石灰差不多化开,成石灰乳,再把硫磺粉加进去。
加完硫磺粉就得不停地搅和,用长把勺子或者木棍慢慢搅,别让它沉底糊锅。这时候火可以稍微大点,让它尽快滚起来。
水开之后,开始计时。我一般是大火煮个20分钟,然后转中火保持沸腾,再小火咕嘟个十几二十分钟。全程大概40分钟到一个小时。中间得时不时搅和一下。
啥时候算熬好?看颜色。一开始是黄的,慢慢变深,成那种深红褐色或者酱油色,闻起来有股臭鸡蛋味儿(硫化氢的味道),锅底的渣子看着有点发绿,那就差不多。
熬好之后,关火,让它自己慢慢冷却。上面那层清液就是我们要的石硫合剂原液,底下是渣子。
当肥料使唤
等它彻底凉透,我就把上面那层深红褐色的液体小心地舀出来,存到不用的塑料桶里。这原液浓度贼高,直接用肯定烧苗,不管是杀虫还是当肥,都得稀释。
当肥料用,我琢磨着主要是补充钙和硫,就没在叶面上喷,主要是对着树根附近的土浇灌。稀释比例我试过几次,用在果树休眠期,大概兑水稀释80到100倍。用在菜地空茬翻地的时候,稀释差不多50倍,想着顺便给土壤消消毒。
具体操作就是,在冬天果树落叶后,或者春天萌芽前,用稀释好的石硫合剂,沿着树冠滴水线附近浇一圈。菜地就是翻地前撒施,然后翻到土里。
效果咋样?
指望它完全替代化肥那是不现实的。但是用几年下来,感觉还是有点用的。
清园效果确实开春病虫害明显少点。至于肥效,感觉用之后,土壤好像没那么容易板结,可能是钙的作用?树的话,自我感觉好像是比以前皮实点,叶子绿油油的。但这玩意儿影响因素太多,你施别的肥,天气变化什么的都有关,很难单说是石硫合剂当肥的功劳。
不过考虑到它本身就是杀菌杀虫顺带的“副产品”,能分解成钙和硫,总归是对地有点好处的。反正每年都要用,就当是废物利用,顺便补点微量元素呗。
自己熬这玩意儿挺麻烦,味道也难闻,还得特别注意安全。但弄好,用对地方,效果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对果树。至于当肥料,算是个锦上添花,别抱太大期望,主要是图个心理安慰和它的老本行——清园。想尝试的朋友,安全第一,稀释倍数要掌握好,别好心办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