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在阳台捣鼓的“家制肥料”那些事儿。说起来,我这人就喜欢折腾点花花草草,但又不想老花钱买肥料,总觉得外面卖的没自己做的放心。就琢磨着自己在家搞点“土肥”。
我就是瞎摸索。把吃剩的菜叶子、果皮啥的,一股脑儿扔到一个大桶里,心想着沤一沤就能当肥料。结果,好家伙,没几天就臭气熏天,还招来一堆小飞虫,别提多恶心!
后来我痛定思痛,上网查不少资料,才知道沤肥也是有讲究的。得把这些厨余垃圾切碎,切得越碎越容易腐熟。然后,要加一些“辅料”,比如园土、干树叶、甚至是一些旧报纸,这些东西能帮助调节湿度和通气性。
我找个更大的塑料桶,底部钻几个孔,方便排水。然后,就开始一层厨余垃圾、一层园土、一层干树叶地往里堆。记住,每次堆完都要稍微压实一点,但别压太紧,留点空隙让空气流通。
最关键的一步是“发酵”。我隔三差五就往桶里浇点水,保持湿润,但又不能太湿,不然容易烂。然后,用个盖子盖住桶口,但别盖太严实,留点缝隙透气。就这样,放在阳台的角落里,让它慢慢发酵。
大概过两三个月,我打开桶一看,哇!原来的那些菜叶子、果皮啥的,都变成黑乎乎的泥土!闻起来也没啥臭味,只有一股淡淡的土腥味。这说明,我的“家制肥料”成功!
我迫不及待地把这些肥料掺到花盆里,给我的那些花花草草施肥。你猜怎么着?它们长得可欢实!叶子绿油油的,花也开得更艳。看来,自己做的肥料,效果还真不错!
沤肥的过程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有时候桶里会生虫,我就用一些杀虫剂稍微喷一下。还有,有时候味道会比较大,我就在桶里加一些橘子皮或者柚子皮,能起到除臭的作用。沤肥也是个技术活,需要不断摸索和改进。
我每天都会把家里的厨余垃圾分类一部分用来沤肥,一部分用来喂鸡(我家在乡下还有个小院子,养几只鸡)。这样既环保,又能废物利用,感觉特别有成就感。如果你也喜欢养花种草,不妨试试自己做肥料,既省钱又环保,还能体验一把“变废为宝”的乐趣!
总结一下我的经验:
- 厨余垃圾要切碎,越碎越
- 要加一些“辅料”,比如园土、干树叶等,调节湿度和通气性。
- 发酵过程中要保持湿润,但不能太湿。
- 沤肥时间比较长,要有耐心。
- 遇到问题要及时解决,比如生虫、有异味等。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我的经验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