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伙儿唠唠我的新折腾——植物气体肥料,别看名字挺唬人,就是自己在家瞎琢磨的一些小玩意儿,希望能给喜欢养花种菜的伙计们一点启发。
事情是这么开始的,我那阳台上的菜,总是长得慢吞吞的,叶子也发黄,看着就让人着急。上网查查,说是可能缺肥。买肥料,总觉得不放心,怕有啥乱七八糟的添加剂。琢磨着能不能自己弄点儿,纯天然无公害的那种。
我想着能不能直接用二氧化碳给植物“加餐”。毕竟书上都说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嘛我就找个塑料瓶,把酵母、糖和水混在一起,想让它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结果,瓶子倒是鼓起来,二氧化碳有没有被植物吸收,我是真没看出来,反正菜还是那个菜,没啥变化。
后来我又想到农村沤肥的法子。找个大桶,把烂菜叶子、果皮、鸡粪啥的都扔进去,加点水,盖上盖子,让它慢慢发酵。这玩意儿味道是真冲,熏得我阳台都不敢去。不过沤出来的水兑点儿水浇菜,效果还真不错,叶子绿不少,长势也旺。
这沤肥虽然但是味道实在太大,而且操作起来也挺麻烦的。我就又开始琢磨,能不能弄点儿更简单更干净的气体肥料。我在网上看到有人说氨气是氮肥的一种,能促进植物生长。我就想,能不能自己弄点氨气?
我找一些碳酸氢铵,就是小苏打,这玩意儿受热会分解产生氨气。我就把小苏打放到一个密封的容器里,然后用热水浴加热。这方法挺危险的,大家伙儿千万别轻易尝试!我就简单试下,然后把容器盖子打开,让产生的气体慢慢散发到菜叶子上。效果我也没看出来,毕竟氨气这玩意儿太刺激,稍微多一点儿,叶子就蔫。
我还是觉得沤肥比较靠谱,虽然味道大,但是效果看得见。我现在的做法是,把沤肥的桶放到阳台外面,离我家远点儿,这样就闻不到啥味道。而且我还加点橘子皮进去,据说能减轻臭味。至于用小苏打加热产生氨气,这方法我是不敢再用,太危险,而且效果也不明显。
总结一下我的折腾经验:
- 二氧化碳:效果不明显,可能需要更专业的设备。
- 沤肥:效果但味道大,需要注意通风。
- 氨气:危险系数高,不建议尝试。
植物气体肥料这玩意儿,自己在家弄还是挺麻烦的。要是想省事儿,还是买点正规的肥料比较不过自己瞎折腾的过程也挺有意思的,说不定哪天就琢磨出啥新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