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出售高质量的氨基酸液、氨基酸原粉、氨基酸微量元素、eddha铁、螯合铁等并支持肥料产品的定制,欢迎来电,免费索取样品!

  • 公司地址
    中国,四川,成都
  • 联系电话
    18681783931

抓紧时间防治番茄、辣椒病毒病

  近期我市田柳、古城、纪台等镇(街道)番茄、辣椒病毒病发生较为严重,经勘察诊断,为番茄黄顶病毒病、辣椒曲顶病毒病和番茄辣椒黄曲顶病毒病,现介绍几种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番茄黄顶病毒病

  (一)主要症状

  病株矮化,新生长的顶叶黄化、变小、皱缩、质脆,当成株期感病时,叶脉抽出多个芽也成黄化色。

  (二)病原及发病条件

  为番茄黄顶病毒或蚕豆(豌豆)黄顶病毒侵染引起。本病主要由蚜虫、烟飞虱、白粉虱、蓟马传毒。由豆蚜传播豌豆黄顶病毒或传播蚕豆黄顶病毒,而发生的番茄黄顶病毒病,汁液接触和种子都不传毒。而由桃蚜、棉蚜、烟飞虱、白粉虱、稻飞虱、蓟马传播的番茄黄顶病毒病,汁液接触和种子都可传毒发病。蚜虫、飞虱在病株上吸毒最短时间3小时,病毒在媒介害虫体内的潜育时间(含吸毒时间在内)最少8—12小时,带毒蚜虫、烟飞虱等媒介害虫在健壮植株上取食时间最少达15分钟方可传播,自此可持续传毒多天。但其2代不能传播。

  高温,尤其是夜温高、昼夜温差小,有利于此病发生。涝洼地或浇水过大,此病发生重,昼夜温差达12℃以上,白天气温不高于30℃,土壤湿度适中,无媒介害虫或媒介害虫极少的情况下,发病少,发病轻。

  (三)防治方法

  1、农业综合防治措施:①及时喷药消灭媒介害虫或在棚内的通风窗处设置避虫网,防治媒介害虫进入棚内。②定植前,将棚田中的内面先喷布15%病菌清300倍液,然后严闭棚室,利用晴日连续高温闷棚3—5天。③创造的棚室小气候要温度适中,昼夜温差较大,适当控制浇水量,棚田见干也见湿。

  2、药剂防治:以下诸方中,选取2—3个,轮换交替使用,喷药间隔期4—5天,最长不超过6天,连续喷药多次至全田不可发生病株后,改为15—20天一次防治病毒的药剂。在喷雾防治病毒病的药剂之前,首先喷雾58%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6000倍液,将田中的烟飞虱、白粉虱、蚜虫、蓟马等媒介害虫消灭,然后即轮换交替使用下列药剂喷雾全株。

  ①20%万毒清(20%盐酸吗啉胍酮+助剂)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再按1000倍混加上植物生理平衡剂(多种微量元素+芸苔素)。

  ②6%菌毒烷醇超微可湿性粉剂,兑水1000倍,再按1000倍混加上植物生理平衡剂。

  ③1.5%舒展1号(植病灵+航天助剂)兑水1500倍,再按1000倍混加上植物生理平衡剂。

  ④10%东收(盐酸吗啉胍+芸苔素内脂)水剂兑水600—1000倍液,再按1000倍混加上植物生理平衡剂。

  ⑤8%嘧肽霉素兑水800倍液或6%宁南霉素兑水600倍液,再按1000倍混加上植物生理平衡剂。

  ⑥6.5%辣椒病克博克(植物灵为主要成分)水剂兑水600—1000倍液,再按1000倍混加上植物生理平衡剂。

  上述混加的植物生理平衡剂,也可用其它含多种微量元素和芸苔内脂素的药剂代替。

  二、辣椒曲顶病毒病

  (一)主要症状

  顶部的几片新叶弯曲皱缩,叶片较健康,叶片小,顶部生长慢或缩顶不长高,植株矮化。

  (二)病原及发病条件

  为辣(甜)椒曲顶病毒病侵染引起,本病的主要媒介害虫是蓟马、白粉虱,烟飞虱和桃蚜、棉蚜。在辣椒苗期而发生此病,汁液摩擦和种子都可传毒染病。

  (三)防治方法

  参见番茄黄顶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三、番茄、辣(甜)椒黄曲顶病毒病

  (一)主要症状

  植株顶部新叶黄化、卷曲或弯曲,兼有番茄黄顶病毒病和辣椒曲顶病毒病的综合症状。

  (二)病原及发病条件

  目前尚不知道何种病毒侵染而引发此病,但有报道其病原是番茄黄顶病毒、辣椒曲顶病毒、豌豆黄顶病毒、蚕豆黄顶病毒、苜蓿黄顶病毒、大豆黄顶病毒等。此病的主要媒介害虫是蚜虫、烟飞虱、白粉虱、蓟马。除传毒为害辣椒、番茄外,还为害茄子等多种茄科植物,莴苣、苦苣等菊科植物,大豆、豌豆、豇豆等多种豆科植物。高温尤其是夜温高昼夜温差小、涝洼地或浇水量过大而引起间隔天使多的情况下,发病重而扩散。

蜀ICP备150132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