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捣鼓家里那几盆花,长得蔫唧的,想着是不是得加点“营养餐”。对那些化学名词、氮磷钾啥的一点不感冒,看着就头大。刚好我家娃也好奇,指着花问我:“爸爸,它们吃什么呀?” 这一下把我问住,咋跟他解释清楚肥料这玩意儿?
我就琢磨,得弄个简单直观的法子。突然想到,小孩不都喜欢看绘本嘛图多字少,一看就明白。干脆,我自己动手,给肥料也整个“绘本”出来,不是真出版那种,就是个草稿,给自己和娃看的。
动手搞起来
说干就干,翻箱倒柜找点东西出来:
- 几张大白纸: 越大越方便涂鸦。
- 彩色笔: 颜色鲜艳点,吸引注意力嘛
- 剪刀胶水: 可能用得上,剪贴点啥的。
第一步,构思内容。 我没想搞那么复杂,就几个关键点:
- 植物饿会啥样?(画个蔫头耷脑的小苗)
- 肥料是(画个袋子,上面写“好吃的”,旁边画点鸡粪、烂菜叶代表不同种类)
- 吃肥料会咋样?(画个精神抖擞、开花结果的植物)
- 怎么“喂”植物?(画个小铲子往土里加东西,或者水壶浇水状)
第二步,动手画。 我这美术水平也就幼儿园级别,不过没关系,重点是意思传达到。我画个哭丧脸的小苗,旁边写上“我饿”。然后画个五颜六色的袋子,还有一小堆黑乎乎的东西(代表有机肥),旁边画个笑脸,写上“植物的大餐”。接着画个茁壮成长、开着大红花的小树,写着“吃饱,真开心!”。画个小人拿着小铲子小心翼翼地在花盆边上挖坑埋东西,旁边写着“喂饭饭”。
画得是挺糙的,线条歪歪扭扭,颜色也涂得不匀。但我自己看着还挺得意,反正核心意思都在上面。
实践应用
“绘本”搞定,我就拿着这几张纸去找我家娃。我指着第一张图:“你看,这小苗没精神,因为它饿肚子。” 然后翻到第二张:“这就是它的饭,有香喷喷的‘土’(指堆肥),还有袋子里的‘力气粉’(指化肥,当然我没说那么细)。” 再翻到第三张:“吃饱,你看它多高兴,都开花!” 指着第四张:“我们要这样,轻轻地给它加饭,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别说,这招还真管用。娃看得挺认真,虽然不一定完全理解氮磷钾,但起码知道植物需要“吃饭”,而且这个“饭”大概长啥样,怎么喂。看完“绘本”,我就带他去阳台实践。找个小铲子,我挖坑,他小心翼翼地往里面填点我事先买的有机肥粒,然后盖上土,浇点水。整个过程他参与感十足,还挺兴奋。
一点感想
搞这么个简单的“肥料绘本”,不只是为教孩子,也是帮我自己理清思路。很多时候,那些复杂的说明书和专业知识,反而让人望而却步。回归到最简单的图画和语言,核心概念反而更容易抓住。
后来那几盆花加点肥,慢慢缓过来,虽然不全是这“绘本”的功劳,但起码我和娃都对“给植物加餐”这件事有更直观的认识。这种土方法,有时候还挺奏效的。分享出来,给同样觉得肥料复杂的花友们提供个思路,不一定非得看大部头,自己动手画个简单的,也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