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肥料国农”,也不是啥高深玩意儿,就是我自个儿最近在选肥料、用肥料上的一点实践和想法。以前,买肥料真就是图省事,或者看哪个包装花哨、吹得厉害就买哪个,效果嘛时好时坏,有时候感觉钱花出去,地里却没啥大起色。
开始琢磨这事儿
大概是去年,村里有人说买到假化肥,坑得不轻。这事儿给我提个醒,加上那阵子看新闻也老说要规范农资市场,支持国家标准的啥的。我就琢磨,咱这小老百姓种点地不容易,别在肥料这基础玩意儿上栽跟头。正好农资店老板也跟我念叨,说现在查得严,让多看看包装上有没有“国标”认证,啥厂名地址许可证号都得有,还说这是“肥料国农”的大方向,意思就是国家重视,让农民用上放心肥、标准肥。
我的实践过程
第一步,就是转变观念去买。
以前是哪个便宜、哪个看着厉害买哪个。现在不,我特意跑到镇上几家大点的农资店去转悠。到店里,我就专门找那些包装上印着清晰的国家标准号(就是GB开头的那些数字),还有生产许可证号的。我拿着袋子翻来覆去地看,厂名、厂址写得明不明白,有没有联系电话。那些花里胡哨吹得天花乱坠,但基本信息不全的,我一概不考虑。
第二步,看懂养分含量。
这也是个坎。以前光看总含量,数字越大越现在我学着看那个氮(N)、磷(P2O5)、钾(K2O)的具体含量。老板跟我说,国家标准规定,总养分就指这仨,不能把什么有机质、中微量元素瞎加进去凑数。我就对比几种标着“国标”的复合肥,看看它们的氮磷钾配比哪个更适合我地里要种的玉米和花生。心里大概有个谱,不再被那些虚高的总养分数字忽悠。
第三步,实际使用和观察。
选定一种看起来信息最全、含量也合适的复合肥,我买几袋回来试试。用的时候,我就严格按照包装上的说明来,没像以前那样凭感觉瞎撒。比如它说一亩地用多少斤,我就大概称下,尽量均匀地施下去。然后就是耐心等着看效果。隔三差五我就跑到地头去瞅瞅,看看苗的长势,叶子的颜色,跟往年同期比,也跟邻居家没用这种“标准肥”的地块偷偷对比下。
的感觉
你还别说,这么一折腾,感觉是有点不一样。虽然没说一下子产量就能翻倍那么神奇,毕竟种地还得看天时地利,但起码心里踏实多。感觉苗长得是壮实些,叶子颜色也正,后期病虫害好像也少点。最关键的是,我觉得这钱花得明白,知道自己买的是用的是不再像以前那样稀里糊涂。
我理解的这个“肥料国农”实践,对咱普通农民来说,就是擦亮眼睛,买肥料的时候多个心眼,认准那些正规厂家生产的、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别信那些天花乱坠的广告,多看看包装袋上的硬信息。这不光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响应国家的号召,用上放心肥,种出好粮食嘛实践下来,感觉这路子是对的,以后我还会坚持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