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这几天在家瞎折腾的“制造肥料气体”实验,一开始就是好奇,想看看能不能自己搞点“土肥料”,结果还真让我鼓捣出来点“动静”。
我得说,这玩意儿真不是啥高科技,就是一些简单的材料和步骤,但过程嘛还是挺有意思的。
准备阶段:
材料:
菜叶子、果皮、剩饭啥的,反正家里吃剩的,烂掉的,能沤肥的都行。
一个大塑料桶,带盖子的那种,密封性要好点。
红糖,这玩意儿是给微生物提供能量的。
水,自来水就行。
EM菌种(可选),这个能加速发酵,没有也行,就是时间长点。
工具:
铲子或者棍子,用来搅拌。
手套,防止脏手。
口罩,发酵的时候味道不太好闻。
开始制作:
1. 切碎:先把菜叶子、果皮啥的都切碎,越碎越这样能加速发酵。我直接用家里的菜刀剁的,搞得案板上都是菜渣,被我媳妇儿一顿埋怨。
2. 混合:把切碎的材料放进塑料桶里,然后加入红糖和水。红糖的量大概是材料总重量的1%左右,水加到刚好没过材料就行。如果用EM菌种,就按说明书的比例加进去。
3. 搅拌:用铲子或者棍子把所有东西搅拌均匀,确保红糖和EM菌种都溶解。
4. 密封:盖上盖子,一定要密封防止空气进入。
5. 发酵:把塑料桶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让它自然发酵。我放在阳台的角落里。
发酵过程:
这才是重头戏,也是我最感兴趣的部分。
第一周:刚开始几天,啥动静都没有,就是一股菜叶子的味道。
第二周:慢慢地,桶里开始出现一些气泡,能听到“咕嘟咕嘟”的声音,味道也开始变得有点酸臭。
第三周:气泡越来越多,味道也越来越浓烈,我每天都要打开盖子放放气,不然真怕把桶给撑爆。
第四周:气泡开始减少,味道也稍微淡一些,这时候的肥料气体就可以用。
使用方法:
我把发酵好的“肥料气体”用管子引到装满水的瓶子里,气体通过水的时候,能闻到一股淡淡的酸味,据说这就是植物需要的营养。然后我把这些水拿去浇花,希望能让我的花长得更
注意事项:
发酵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定期放气,防止桶爆炸。
发酵好的肥料气体不能直接浇到植物的根部,要稀释后再用。
不同的植物对肥料的需求不同,要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来调整用量。
这回“制造肥料气体”的实验,虽然过程有点脏有点臭,但是结果还是挺令人满意的。我成功地把家里的厨余垃圾变成有用的肥料,也算是为环保做一点贡献。而且通过这回实验,我也解一些关于发酵的知识,感觉挺有意思的。下次我还想试试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肥料气体,看看效果会不会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