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伙儿聊聊我搞的这个“淤泥肥料机”,这玩意儿可不是啥高科技,纯粹是自己琢磨出来的土办法,但效果还真不错,省钱又环保!
事情是这么开始的,我家那块地,挨着条小河,年年河里都要清淤泥。以前这淤泥都是直接堆在岸边,风一吹,尘土飞扬,下雨天就泥泞不堪,看着就烦。我就琢磨着,这淤泥里头养分多,能不能变废为宝,搞成肥料用?
说干就干!我先是跑去镇上的农机站,想看看有没有啥现成的机器能直接用。结果一问,好家伙,专业的肥料生产线,价格直接劝退。咱也没那预算,只能自己动手。
我得解决淤泥脱水的问题。这刚挖上来的淤泥,含水量太高,直接用肯定不行。我想个笨办法:挖个大坑,铺上厚厚的沙子,把淤泥倒进去,让它自然晾晒。这方法虽然慢,但胜在成本低。
等淤泥晒得差不多,我就开始考虑怎么把它弄碎,方便后续发酵。我找个废旧的搅拌机,就是那种工地里搅拌混凝土用的。把搅拌机清洗干净,然后把晒干的淤泥铲进去。这搅拌机劲儿大,几分钟就把淤泥搅成细碎的颗粒。
接下来就是发酵。我在网上查些资料,说可以加点秸秆、稻壳啥的,增加碳氮比,促进发酵。我就把家里剩下的秸秆铡碎,跟淤泥混在一起,再加点从集市上买来的EM菌(有效微生物菌群)。
混合好之后,我就把这些东西堆成堆,盖上塑料布。记住,发酵过程中要经常翻堆,保持通风透气,不然容易发臭。我大概每隔三五天就翻一次,大概一个月左右,这淤泥就发酵好。
发酵好的淤泥肥料,颜色变得深褐,闻起来也没啥异味。我把它撒到地里,种出来的蔬菜,那长势可真不错,绿油油的,比以前用化肥的效果还而且这自制的肥料,纯天然无污染,吃着也放心。
总结一下我的“淤泥肥料机”制作流程:
- 第一步: 挖坑晾晒淤泥,降低含水量。
- 第二步: 用搅拌机将晒干的淤泥搅碎。
- 第三步: 将碎淤泥与秸秆、EM菌混合。
- 第四步: 堆肥发酵,定期翻堆。
- 第五步: 将发酵好的淤泥肥料施到地里。
这套土办法虽然简单,但效果是真的不仅解决淤泥的处理问题,还变废为宝,搞出优质的有机肥料。关键是,省不少买化肥的钱,还保护环境。下次有机会,我再跟大家伙儿分享其他的一些“土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