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在寝室里养花施肥这事儿,真是从一头雾水开始摸索过来的。刚开始嘛就觉得寝室里有点绿色挺买几盆小的绿植,什么绿萝、吊兰,好养活。可养着养着,就发现不对劲,叶子有点发黄,长得也慢吞吞的,没刚买回来那么精神。
我就琢磨着,是不是土里没营养?毕竟花盆就那么点大,土里的养分肯定有限。那会儿我就想,得给它们加点“料”才行。但寝室这地方,条件有限,总不能像家里阳台或者院子那样,又是沤肥又是大搞特搞的,那味儿也受不,地方也不够。
摸索阶段:找啥肥料合适?
一开始真挺头疼的。我去花市逛逛,也上网随便搜搜,看人家说得五花八门。有说用复合肥的,有说用有机肥的,还有说什么氮磷钾的,听得我云里雾里。什么观叶的要用氮肥多点的,开花的要磷钾肥。我寻思我这几盆也不是啥名贵品种,主要就是看叶子,那就得让叶子绿油油的才对。
考虑到寝室环境,最重要的一点是方便、干净、味道小。那些需要自己发酵的淘米水、果皮啥的,我直接就排除,太麻烦,也怕弄不好生虫或者有异味。我把目标锁定在两种:
- 一种是那种液体的营养液,看着挺干净,用的时候兑水就行。
- 还有一种是缓释肥颗粒,就是撒在土表面,浇水的时候慢慢溶解,据说肥效时间长,也省事。
我的实践过程:选定与试用
我先是买一小瓶绿叶植物通用的营养液。为啥选这个?主要是觉得液体的好控制浓度,说明书上写着兑水比例,感觉比较稳妥,不容易烧苗。第一次用的时候,我可是小心翼翼的。
具体操作是这样的:
- 找个用完的矿泉水瓶,洗干净。
- 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比如一瓶盖兑多少水这样,我甚至还兑得比说明书上更稀一点,怕劲儿太大。
- 把营养液倒进水里,晃悠匀。
- 然后就像平时浇水一样,沿着花盆边慢慢浇下去,浇透,让土都湿润。千万注意,别直接浇到叶子和茎上,尤其是浓度掌握不好的时候。
- 施完肥后,把植物放在通风的地方,但别暴晒。
大概过那么一两个星期,你别说,真有点效果!那些有点发黄的叶子,好像慢慢变绿点,而且也看到有新的小嫩芽冒出来,心里那个高兴。
后续调整与习惯
用几次液体肥之后,我感觉效果还行,但每次都要兑水,有时候忙起来就忘。后来我又试那种缓释肥小颗粒。
用缓释肥就更简单:
- 看说明,根据花盆大小,确定大概撒多少粒。我也是宁少不多。
- 直接均匀地撒在花盆的土面上,稍微离根远一点点。
- 然后正常浇水就行。
这种确实省事,撒一次能管挺长时间,差不多两三个月甚至更久都不用操心施肥的事。对于我这种有时候比较懒或者记性不好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
现在基本上我就是这两种结合着用。春天和夏天,植物长得快的时候,大概一个月左右用一次稀释的营养液,或者隔几个月撒一次缓释肥。到秋天冬天,植物长得慢,甚至不怎么长,我就基本停肥,或者最多一两个月给非常非常稀薄的一点点液肥,甚至不给。毕竟植物休眠的时候,你给它塞一堆吃的,它也消化不,反而容易出问题。
总结几句实在话
寝室养花施肥,真没那么玄乎。关键就是:
- 别瞎搞:寝室条件有限,选简单、干净、气味小的肥料,营养液、缓释肥都不错。
- 看说明:不管用啥肥,一定看说明书,尤其是浓度和用量。
- 宁稀勿浓,宁少勿多:新手最怕烧根,肥给少顶多长得慢点,给多可能直接就挂。
- 看时机:植物生长期(春夏)施肥,休眠期(秋冬)少施或不施。
- 浇透水:施完肥(特别是固体肥),浇一次透水,帮助肥料溶解和吸收。
- 多观察:经常看看你的花花草草,它们状态好不叶子颜色怎么样,长得快不快,根据情况调整。
我现在寝室那几盆绿植,虽然算不上多茂盛,但至少都绿油油、挺精神的。自己动手让它们长得更这感觉还是挺不错的。分享出来,希望能帮到同样在寝室养花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