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聊聊我最近瞎折腾的一个玩意儿——自制“肥料酱”。就是拿些厨余垃圾沤点肥水,过程挺简单,就是有点味儿。
第一步,攒家当。 我找个带盖子的大塑料桶,平时厨房里削下来的果皮,比如香蕉皮、苹果皮啥的,还有那些择菜剩下的烂菜叶子(注意,油乎乎的最好别要),鸡蛋壳我也攒着敲碎扔进去。攒几天,桶里就有点东西。
第二步,开搞。 把攒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都往桶里倒。为让它们烂得快点,我还稍微切切,不用太细。然后,我加点红糖进去,听说能帮着发酵。也有人说放点过期的牛奶或者酸奶也行,下次我试试。接着就加水,没过那些料就行,别加太满,发酵会产生气体的,满容易溢出来。
关键的发酵过程
第三步,耐心等着。 盖子盖上,但别拧死,得留点缝透气,不然胀气可能把桶给撑坏。然后把这桶“宝贝”放到角落里,阴凉点、不碍事的地方。这期间,味道是真不咋地,尤其头几天,一股子酸臭味。所以我隔三差五才开盖,用个棍子搅和一下,让它上下都能均匀发酵。开盖的时候记得憋气,或者戴个口罩。
这个过程快不,看天气,热的时候个把月,冷的时候可能要两三个月甚至更久。啥时候算好?就是看里面的东西都烂成黑乎乎的糊糊状,渣子变得很少,味道也不再是刺鼻的臭味,变成一种有点像酱油或者泥土发酵的酸味,那就差不多。
第四步,取用。 沤好的这个“肥料酱”,那可是浓缩的精华,千万不能直接用,会烧死植物的。用的时候,舀出来上面比较清亮的液体部分,用纱布或者旧丝袜啥的过滤一下粗渣。然后,必须兑水稀释! 兑多少?这个没标准答案,我一般是看着颜色来,兑水到变成浅褐色、像淡茶水那样,大概是1份肥水兑10份到20份水,甚至更稀点,尤其是刚开始用或者给小苗用的时候。
稀释好,就可以拿去浇花,浇菜也行。注意,最好是沿着盆边或者离根远点浇到土里,别直接淋在叶子和茎上。
说说感受。 整个过程下来,不算难,就是得有点耐心,还得能忍受那个味儿。效果嘛感觉用之后,家里的花草确实长得精神点,叶子也绿油油的。算不上什么神丹妙药,但废物利用,省点买化肥的钱,还是挺好的。自己动手,看着厨余垃圾变成有用的肥料,也挺有成就感的。就是个土法子,大家看着玩,有兴趣就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