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来唠唠我自个儿种南瓜是怎么伺候肥料的。种南瓜嘛这玩意儿能吃又能长,但它也是个“大胃王”,想让它结又大又甜的瓜,喂饱它可是关键。
第一步,准备地的时候,我就下重手。
开春翻地那会儿,我就盘算着这块地要种南瓜。南瓜这东西根扎得深,喜欢肥沃松软的地。我先把地深翻一遍,然后把我攒大半年的那些烂透的羊粪、鸡粪啥的,一股脑全给铺上去。具体多少没称过,反正感觉是挺厚一层,得占我总用肥量的小一半。光有农家肥还不够,我还顺手撒点磷肥和钾肥,听说这样能让瓜长得更壮实,不容易生病。然后就用旋耕机或者铁锹,把这些肥跟土好好地掺和均匀,得让它们混到下面土层去。
第二步,等苗长起来,得给点“开口饭”。
我是自己育苗再移栽的。等那些小苗苗栽到地里,缓过劲儿来,大概十几天二十天,看它们站稳脚跟,开始伸蔓,我就进行第一次追肥。直播的话,就等它长出四五片真叶子的时候。这回主要是给点氮肥,让它藤子、叶子长得快。我一般是用点尿素,或者买那种氮含量高点的复合肥,兑水浇在离根远一点的地方,或者在两棵苗中间开个小沟埋进去再盖土。量不能大,免得烧苗,就是给它个信号,“快长个儿!”
第三步,开花坐果,这是关键时候。
等南瓜藤爬满架子,开始呼开花,特别是看到雌花底下带的小瓜钮,这时候就得赶紧跟上“催瓜肥”。这时候不能光用氮肥,不然光长叶子不开花,或者开花也坐不住果。我就换成磷钾肥为主的肥料,比如过磷酸钙、硫酸钾,或者直接用那种高磷高钾的复合肥。这回施肥量要比上次大点儿,毕竟它要开始孕育果实,消耗大。我还是习惯在离根远点的地方挖坑埋肥,然后浇透水。
第四步,南瓜膨大期,还得加餐。
小南瓜坐住以后,就开始蹭蹭长个儿。这期间,我看地要是有点干,或者感觉瓜长得慢点,就会再追施一两次肥。还是以磷钾肥为主,配合少量氮肥。有时候图省事,我也会用点儿液体的有机肥或者复合肥,兑水稀释浇。也有人说可以搞点叶面肥,直接喷叶子上,比如磷酸二氢钾溶液,据说吸收快。我偶尔也试试,傍晚喷一下,感觉叶子绿油油的,挺精神。
就是后期管理。
等南瓜长得差不多大,藤子也开始有点显老态,为让后面的小瓜也能长起来,或者让主瓜积累更多糖分,有时候还会再补一点点肥,主要是钾肥,让瓜更甜,也让植株别那么快就衰败。不过这时候量就很少,主要还是靠前期的底子。
总结下来我个人的经验:
- 底肥一定要足,农家肥是主力,能改良土,肥效还长。
- 苗期给点氮肥,让它快快长藤。
- 开花结果期重施磷钾肥,这是决定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 后面看情况补肥,别让它饿着,但也别过量。
基本上,我就是这么一套流程下来的。每年根据地力情况和南瓜的长势稍微调整调整。只要肥跟得上,南瓜一般都长得不赖,结的瓜也够家里吃一阵子。就这么个糙办法,分享给大家伙儿参考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