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自制多肉肥料的事儿,保证都是干货,全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摸索出来的经验!
话说回来,我养多肉也有些年头,一开始啥也不懂,就知道浇水,结果可想而知,死一批又一批。后来慢慢开始学习,才知道养多肉土很重要,肥也不能少,但市面上卖的肥料,要么太贵,要么感觉不靠谱,于是我就琢磨着自己做。
准备工作:
- 材料:淘米水、过期牛奶、香蕉皮、橘子皮。
- 工具:塑料桶(带盖)、剪刀、铲子。
开始制作:
第一步:收集材料。我每天都把淘米水留着,攒到一个大桶里。过期牛奶也别扔,都是好东西。香蕉皮和橘子皮也收集起来,用剪刀剪成小块,这样发酵得更快。
第二步:混合发酵。把剪碎的香蕉皮、橘子皮放进装淘米水的桶里,再倒入过期牛奶。记住,牛奶不要太多,多容易臭。然后盖上盖子,放在阳光晒不到的阴凉通风处。
第三步:耐心等待。这步最重要,也是最考验耐心的。发酵的时间长短取决于温度,夏天可能一个月就好,冬天就得两三个月。期间要经常打开盖子放放气,不然桶容易爆。
第四步:观察判断。等桶里的东西变成黑褐色,没有臭味,只有一股淡淡的酸味,就说明发酵成功。
使用方法:
兑水稀释:这个很重要!发酵好的肥料是浓缩的,不能直接用,必须兑水稀释。我一般用1:10的比例,也就是1份肥料兑10份水。
浇水施肥:把稀释好的肥料水浇到多肉盆里,不要浇到叶子上,容易烂。施肥的频率也不要太高,一个月一次就够。
注意事项:
- 肥料一定要充分发酵,不然容易烧根。
- 施肥要适量,宁少勿多。
- 刚上盆的多肉不要施肥,缓苗后再说。
我的经验
刚开始做的时候,我也失败过几次,不是发酵失败就是烧根。后来我总结出几点经验:
- 控制好牛奶的量:牛奶是好东西,但用多容易臭,一定要少放。
- 充分发酵:发酵不充分的肥料很容易烧根,一定要耐心等待。
- 兑水稀释: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一定要按比例兑水。
用自己做的肥料养多肉,感觉特别有成就感。而且效果也很多肉长得又壮又漂亮。希望我的经验能帮到大家,也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养多肉的心得!
温馨提示:自制肥料味道可能不太好闻,介意的朋友可以在阳台或者室外进行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