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伙儿唠唠嗑,说说我捣鼓“普通化学肥料”的那些事儿。这可不是啥高科技,就是我这几年种地,跟肥料打点交道,攒点经验,今天都掏出来跟大家伙儿分享分享。
最早,我也不懂啥肥料,就知道往地里撒点,能让庄稼长得后来发现,这肥料种类多去,尿素、碳铵、过磷酸钙、氯化钾,看得我眼花缭乱。而且价格也不一样,今年这个价,明年那个价,搞得我心里也没底。
一开始我就图省事儿,直接买那种复合肥。心想,啥营养都有,撒下去就完事儿。结果,效果有好有坏,有时候长得挺有时候感觉还不如不施肥。后来我才明白,这复合肥也分好多种,配方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
- 我就开始琢磨,这肥料到底应该怎么用?
- 于是我就开始各种查资料、问人。
先是上网查,啥时候该施啥肥,啥肥含啥成分,各种数据看得我头大。后来我就去请教村里的老把式,他们经验丰富,啥庄稼啥时候该施啥肥,心里门儿清。他们告诉我,要看地里的情况,看庄稼的长势,不能瞎用。
比如,刚种下去的苗,得用点含氮高的,让它长个儿;快结果的时候,得用点含磷钾高的,让它结果实。这尿素就是含氮高,能让叶子绿油油的;那啥磷酸二铵,就是含磷高,能促进开花结果。我还特意记笔记,省的以后忘。
知道用啥肥,还得知道用多少。用多烧苗,用少没效果。老把式告诉我,要看说明书,还要看地力。地力好的,少用点;地力差的,多用点。反正就是得摸索着来。我一开始也掌握不好量,不是用多,就是用少,闹不少笑话。后来我学聪明,先小面积试用,看看效果,再大面积施肥。
买肥料还得注意保存。
有些肥料容易吸潮,结块就不好用。我就用塑料袋包放在干燥的地方。还有些肥料有腐蚀性,得小心点,别弄到身上。我记得有一次,我搬碳铵的时候,没注意,弄到手上,当时就感觉火辣辣的疼,赶紧用水冲洗。从那以后,我就长记性,搬肥料都戴手套。
最近几年,化肥价格波动也挺大的。去年同期尿素还两千七八一吨,今年都快三千。碳铵去年一千四,今年也差不多,没啥变化。过钙价格也跌一点。我就想着,能不能自己配肥,省点钱。我就开始研究各种肥料的成分,琢磨着怎么搭配。这可不是个容易事儿,得懂化学知识,还得懂农业知识。我反正学点皮毛,还在摸索阶段。
现在我用肥,比以前心里有数多。啥时候该用啥肥,用多少,我都基本掌握。庄稼长得也比以前好。不过这农业知识学无止境,还得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以后有啥新的经验,再跟大家伙儿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