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聊聊我自个儿琢磨的这摊子事儿——给花草蔬菜弄点“饭”吃,也就是搞点生长肥料。
我也就是瞎买,花市里瞅着哪个瓶子好看,或者听老板忽悠两句“这个好”、“那个壮”,就拎回来。回来按照说明兑水浇下去,有时候管点用,有时候屁用没有,那些花菜还是蔫唧的。时间长,我就觉得这也不是个事儿,老花钱不说,效果还真不咋地。
后来我就琢磨,以前农村种地,不都用农家肥吗?什么鸡粪、羊粪的,那庄稼长得多带劲。城里头不好弄那些,味儿大不说,也没地方找去。我就开始琢磨厨房里的东西。
我的第一个尝试:厨房垃圾肥
说干就干,我先把家里的果皮、烂菜叶子、鸡蛋壳啥的都收集起来。找个带盖的旧塑料桶,把这些玩意儿都切得碎碎的,一层垃圾一层土(土是我从小区花坛边上偷偷挖点,别学我,找点干净园土最好)这么铺上去。想着让它自个儿发酵。
- 收集:主要是香蕉皮、苹果核、橘子皮、菜叶子、咖啡渣、还有敲碎的鸡蛋壳。
- 处理:尽量弄碎点,据说发酵快。
- 装桶:一层垃圾一层薄土,稍微喷点水保持湿润,但不能泡水里。
- 发酵:盖子没盖死,留点缝透气,放阳台角落,那段时间味道确实有点上头,老婆孩子都绕着走。隔三差五我还得拿个棍子去捅咕捅咕,翻动一下。
这个过程挺磨人的,得等好几个月。第一次弄,经验不足,不是太干就是有小飞虫。后来学聪明,土稍微多加点,盖子边上可以糊点湿布挡虫子。等那桶玩意儿变得黑乎乎、没啥臭味,闻起来有点土腥气,就算差不多。
进阶玩法:豆渣和淘米水
后来家里买豆浆机,天天打豆浆,剩下不少豆渣。扔可惜,我就想这玩意儿肯定有营养。我也是把它收集起来,找个容器,稍微掺点土,让它发酵。这个比果皮烂菜叶好点,味道没那么冲,发酵好像也快点。发酵好拌土里用,感觉效果还行,特别是给那些观叶的植物,叶子绿得发亮。
淘米水我也没放过,不过这个我没直接浇,听人说直接浇容易烧根,还招虫。我是把它攒在一个大塑料瓶里,也是放阳台角落让它发酵。瓶盖别拧太紧,隔几天松一下放放气,不然真能变“炸弹”。发酵个一两周,兑上很多清水(大概1:10或者更稀),再拿去浇花。这个感觉比较温和,属于细水长流型的。
最终选择与心得
搞这么一通下来,我现在基本不怎么买外面的成品液态肥。主要就是用自己沤的这些东西。
我的经验是:
- 耐心最重要,自己沤肥急不来,没个两三个月下不来。
- 注意比例和方法,比如淘米水得发酵、稀释;厨余肥得充分腐熟才能用,不然烧苗。
- 不同植物需求不一样,观叶的可能喜欢豆渣这种氮肥多点的,要开花的可能后期得想想办法补充点别的(比如草木灰水?我还没试)。
- 卫生和气味得控制,不然家里人有意见。找对地方,做好密封但又能透气是关键。
自己折腾这些肥料,是麻烦点,还可能有点味道。但看着那些花草用自家的“土灶饭”,长得精神抖擞,那感觉是买来的肥料给不的。就像自己做饭一样,虽然累点,但吃着放心,看着舒坦。这就是我捣鼓生长肥料的整个过程,土法上马,但也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