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在威海折腾肥料的事儿,就叫它“威海河海肥料”,名字土是土点,但东西是真的下功夫研究的。
事情是这么开始的,去年收成不地里的花生,个头小不说,还空壳的多,愁死个人。寻思着得好好补补,光靠老一套不行。就开始琢磨着自己配点肥。
第一步:摸底!
我把家里的土挖一点,送去镇上的农技站做个检测,看看缺啥补结果出来,氮磷钾含量都偏低,尤其是钾,缺的厉害。
第二步:找货!
有数据,就开始四处打听,哪家的化肥好使。跑遍威海大大小小的农资店,还上网查资料。什么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硫酸钾,眼睛都看花。
氮肥: 尿素是便宜,见效快,但是后劲不足,容易烧苗,得控制量。
磷肥: 磷酸二铵是好东西,就是价格有点高,心疼。
钾肥: 氯化钾便宜,但是含氯,有些作物不耐氯,硫酸钾相对好一些,价格又上去。
第三步:配方!
光有原料不行,还得会配。我参考农技站给的建议,又结合网上一些种植户的经验,自己鼓捣个配方:
尿素:15% (提供氮)
磷酸二铵:40% (提供磷)
硫酸钾:45% (提供钾)
这个比例不是固定的哈,得根据自家地的情况来调整。
第四步:搅拌!
原料买回来,就开始搅拌。这可不是简单的混合,得保证各种肥料混合均匀。我用的是个大塑料盆,用铁锹一点点翻,累的腰都直不起来。
第五步:试用!
配好的肥料,先在我家一小块地上试用。观察一个星期,发现效果还不错,花生苗长得比之前壮实多。
第六步:推广!
效果就敢大面积用。今年春天,我把“威海河海肥料”用在全部花生地上。
第七步:观察!
后续就是持续观察,记录花生长势,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第八步:调整!
根据花生的长势情况,我又做一些调整,比如在花生开花期,追施一些磷钾肥,促进果实膨大。
最终结果:
今年的花生,长势喜人,个头大,饱满,空壳的也少。虽然累是累点,但是看到沉甸甸的花生,心里那叫一个美滋滋。
这回自制肥料的经历,让我明白,种地不能光靠经验,还得学习科学知识。肥料的配比,要根据土壤情况和作物需求来调整,不能一概而论。以后,我会继续学习,不断改进,争取让自家的地,年年都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