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咱们天天在家做饭,那厨房里头的垃圾是真不少。特别是什么果皮呀、菜叶子根儿,扔垃圾桶,又觉得怪可惜的,总感觉是浪费好东西。
后来我就琢磨,电视上老说啥环保、啥有机的,咱自家这点儿厨余垃圾,是不是也能像以前农村那样,沤一沤,搞成肥料给阳台那些花花草草用用?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买肥料也得花钱不是?干脆自己动手试试看。
第一步:找家伙事儿
说干就干。我先是翻箱倒柜找个大点的、带盖子的旧塑料桶,以前好像是装啥玩意的,洗干净正好用。地方嘛就选在阳台角落,不碍事,也尽量不影响家里人。
第二步:攒材料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攒料。也不复杂,就是平时做饭:
- 削下来的苹果皮、梨皮、香蕉皮啥的,都扔进去。
- 摘掉的烂菜叶子、芹菜根、葱头,只要不是特别油腻的,我也都丢进去。肉骨头我没放,怕招虫子,还怕太臭。
- 还有敲碎的鸡蛋壳,听说能补钙,我也攒点扔进去。
- 有时候喝完茶的茶叶渣、咖啡渣,也顺手倒桶里。
就这么着,一天攒一点,没多久就攒小半桶。
第三步:开始沤肥
看着差不多,我就往桶里加点淘米水,不用太多,让里头的料都沾点湿气就行。然后关键一步,我从楼下花园里挖点土,撒些进去,听人说老土里有菌,能帮着发酵快点。弄完这些,把盖子盖上,但没拧死,稍微留点缝,怕里头发酵产气给憋炸。
然后就是等。这期间,刚开始几天确实有点味道,酸酸馊馊的那种,所以放角落还是明智的。隔个几天,我还会戴上手套,拿个棍子进去搅和搅和,让它上下都发酵均匀点。
第四步:看成果
大概等多久?我也没仔细记,感觉差不多一个月?或者再长点?反正后来打开盖子闻,那股酸馊味没,变成一种有点像下雨后泥土的味儿,虽然也不算香,但能接受。桶里的东西都变得黑乎乎、黏糊糊的,看不出原来的样子。我估摸着,这应该就是沤好。
第五步:施肥使用
这沤出来的东西,劲儿肯定大。我可不敢直接往花盆里倒。我是这么用的:
桶底下攒些黑褐色的水,我就把这液体舀出来,然后使劲兑水,大概一份肥水兑十份清水,甚至更多,得稀释得淡淡的。然后用这稀释过的水,沿着花盆边浇,不敢直接浇到根上。
至于那些比较稠的、成渣的,我就在花盆边上挖几个小坑,离花根远一点,把渣埋进去,再盖上土。这样慢慢释放养分,安全点。
说说效果
用几次自己做的这个“做饭大肥料”之后,感觉阳台上那几盆小西红柿、辣椒还有葱,长得是比以前精神多,叶子绿得发亮,看着就壮实。关键是,这肥料没花一分钱,还顺带解决部分厨余垃圾,心里挺得劲儿。
自己沤肥,确实得注意几点:一是找对地方,别熏着家人;二是发酵过程中可能有点味道,得有心理准备;三是用的时候一定一定得稀释,或者埋远点,量要少,宁可少点也别贪多,不然真容易“烧根”,把辛辛苦苦养的花草给弄死。那可就得不偿失。
这事儿虽然稍微麻烦点,但看着自己弄出来的肥料让花草长得还是挺有成就感的。废物利用嘛挺实在的一个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