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我最近搞的这个“甲胺肥料”的事儿,算是自己瞎琢磨出来的一点小经验,希望能帮到一些感兴趣的朋友。
就是单纯觉得现在的肥料太贵,而且效果嘛也感觉就那样。寻思着能不能自己搞点既省钱又环保。正好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些关于甲胺的资料,说它在农业上有些用途,我就动心思。
说干就干!我先是在网上查一堆资料,各种 Chemical、Xinghua Corperation 的,看得我头都大。啥是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厂商,对我来说就是天书。不过大概知道甲胺这玩意儿能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这就算是有个底。
然后就是去农资市场转悠,打听哪里能搞到甲胺。跑好几家,人家一听我要这玩意儿,都用看怪物的眼神看我,说这东西一般不直接卖给个人。后来我费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找到一家愿意卖给我的,不过量不多,而且价格也不便宜。没办法,谁让咱想自己动手。
买回来之后,我没敢直接往地里撒,毕竟这玩意儿浓度高,弄不好会烧苗。我先拿自己家后院的几棵菜做实验。我兑特别稀的甲胺溶液,然后隔几天浇一次,观察效果。刚开始那几天,没啥变化,我都快怀疑自己是不是被坑。结果,大概过半个月,那几棵菜蹭蹭地长,叶子也绿油油的,比旁边没浇的明显好多。
有这个小实验的成功,我就开始扩大范围。我把家里的几块地都用上,按照不同的浓度和频率,做好几组对比实验。结果发现,浓度太高确实容易烧苗,但是浓度合适,效果是真的不仅蔬菜长得快,而且产量也提高。
这其中也踩不少坑。比如,一开始我没注意通风,结果甲胺挥发出来的味道,熏得我头疼好几天。后来我就改成傍晚浇水,而且尽量选择在有风的时候,这样味道就能散得快一点。
- 还有就是,甲胺这玩意儿有点腐蚀性,我一开始没戴手套,结果手都脱皮。后来我就老老实实戴上手套,保护好自己。
- 再一个,不同种类的蔬菜对甲胺的耐受程度不一样,有些比较娇气的,稍微多浇一点就容易出问题。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用量。
这回自己搞甲胺肥料的经历,虽然有点折腾,但是也让我学到不少东西。最重要的是,让我体会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乐趣。
给大家几点建议:
- 一定要注意安全,戴好手套和口罩。
- 先小范围实验,再扩大范围。
- 根据不同蔬菜的特性,调整用量。
- 保持通风,避免吸入过多的甲胺气体。
希望我的这些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们也有什么好的肥料配方,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大家一起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