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唠唠我拿多肉当肥料这事儿。养多肉嘛时间长,总有那么些个状态不咋地,或者直接就挂的。扔怪可惜的,毕竟也是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不是?我就琢磨着,这玩意儿肉乎乎的,烂应该也能有点养分,干脆试试看能不能变废为宝,给自己其他的花草添点料。
一开始的想法和准备
最开始就是看着那些淘汰下来的多肉,有的是叶子化水,有的是整个植株黑腐,还有些是长得歪瓜裂枣实在不想要。我先把这些“遗体”都给收拢到一块儿。想着直接埋土里,怕烧根,也怕招虫子。
所以第一步,我先把它们从原来的盆里扒拉出来,把根上带的土尽量抖干净。然后,找个不碍事儿的角落,准备“处理”它们。
具体咋弄的?
我找来一把大剪刀,还有个不用的塑料盆或者桶。
- 第一步是肢解:把那些多肉,不管是叶子还是整个杆子,都尽量剪碎。你想,块儿越小,它烂得越快嘛肉乎乎的还挺好剪的,就是有点黏糊糊的汁水。
- 第二步是混合:光有多肉也不行,我感觉那玩意儿水分太大,容易发臭。我就找些园土,就是种花换盆剩下的那些旧土,还有一些干枯的落叶,一起掺和进去。大概就是一层碎多肉,铺一层土和落叶,这样层层叠叠地放。
- 第三步是发酵:装差不多大半桶,稍微喷点水,让土有点潮气,但不能太湿,跟咱们平时和面似的,手抓一把能成团,但松手就散开那种感觉最然后找个盖子,或者就用塑料袋罩住桶口,稍微留点缝透气。关键是得放在犄角旮旯里,太阳晒不到,最好也淋不着雨的地方。
然后就是等着。这过程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过程中的观察和操作
我大概隔个一两周就会去扒拉开看看。刚开始几天,会有点植物腐烂的味儿,但不算太臭,还能接受。主要是看看里面的湿度怎么样,太干就稍微喷点水,要是感觉太湿,就敞开盖子晾晾,或者再加点干土进去。
过一个月左右,就能看到那些多肉碎片开始变黑、变软,慢慢跟土混在一起。这时候我会用个小铲子给它翻腾翻腾, 让它上下透透气,发酵得更均匀点。这个过程我大概持续两三个月,看天气,热的时候快一点,冷的时候就慢。
等到里面的多肉基本上都看不出原来的形状,颜色也变成深褐色或者黑色,闻起来就是一股土腥味儿,没啥臭味,摸起来也是松散的腐殖土感觉, 我觉得这就差不多。
咋用的
这沤好的“多肉肥土”,我没敢直接当底肥大量用,还是有点担心劲儿太大。我是把它当营养土来使。
具体用法就是, 在给别的花草换盆的时候,挖出来一些这种沤好的土,大概占新配土总量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跟其他的园土、沙子或者别的介质充分拌匀再用。或者有时候就在花盆表面薄薄地撒一层,然后稍微松松土,让它跟表面的土混合一下。
用之后,感觉上,那些用这种土的花草,长势好像是精神点,叶子也绿油油的。当然也可能是我心理作用,哈哈。但最起码,没出现啥烧苗或者长虫子的问题。 而且看着那些本来要扔掉的多肉,又以另一种方式回到土里,滋养新的生命,心里头还是挺得劲儿的。
反正就是这么个过程,瞎折腾呗,也算是废物利用。你要是家里也有淘汰的多肉,不嫌麻烦的话,也可以试试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