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在家里养花那会儿,啥也不懂,就觉得浇浇水、晒晒太阳就行。
时间长就发现不对劲,有些花买回来的时候看着挺精神,养着养着叶子就发黄,也不怎么长个儿,开花更是别想。那会儿才琢磨着,是不是土里没啥营养?盆就那么大点儿,土能有多少肥?
然后就开始瞎折腾。上网看人家说要施肥,但说法五花八门的。有的说要买什么营养液,十天半个月兑水浇一次;有的说什么有机肥,自己沤,那味道想想就劝退;还有的说用缓释肥,撒一次管好几个月甚至半年。
我这人怕麻烦,让我老惦记着隔几天就要兑肥水,准忘。自己沤肥,家里地方小,也没那条件。
我的施肥实践
我就选最省事儿的办法,用缓释肥。就是那种彩色或者包膜的小颗粒。
我的做法特简单:
- 大概半年左右,想起来就弄一次。春天或者秋天换盆的时候顺便弄肯定最不容易忘。
- 具体操作就是,在花盆边边上,离根远点的地方,用个小棍儿或者手指头戳几个小洞。
- 每个洞里扔几颗那个缓释肥颗粒,多少看盆大小和说明,我一般就凭感觉,不敢放太多。
- 然后把土盖回去,稍微摁一下,浇次透水,齐活。
就这么简单,弄完就不去管它。每次浇水的时候,那肥料就自己慢慢释放养分。
一开始还挺忐忑的,怕这样不行,肥力不够或者烧苗。观察小半年,发现家里的几盆绿萝、吊兰、发财树什么的,状态确实比以前好多。叶子颜色更绿,看着也厚实,长得也快点。
也不是说所有植物都完全一样对待。比如有些开花的,像月季、栀子花,在它们准备打花苞或者开花那阵子,我会偶尔给它们加点“餐”,比如用点那种磷钾肥比较多的速效水溶肥,冲水浇一下,感觉能让花开得更好点。但平时基础的,就靠那半年一次的缓释肥顶着。
还有就是,新买回来的花,或者刚换完盆的,头一两个月我一般不施肥,让它先缓过苗来,适应新环境再说。
我这套“懒人施肥法”,实践下来感觉挺适合我自己的。省心省力,效果也看得见。植物嘛我觉得不用伺候得太精细,差不多就行,它们自己有生命力。搞太复杂,养花反而成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