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之前在鹤山肥料厂的那些事儿,也算是我的一个实践记录,希望对大家有点启发。
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搞清楚肥料是怎么生产出来的,毕竟民以食为天,粮食离不开肥料嘛当时我就直接联系鹤山那边的肥料厂,运气还不错,他们同意我去参观学习一段时间。
我记得刚去那会儿,啥也不懂,就跟着师傅后面,一步一步学。是原料,各种各样的,什么尿素、磷酸铵、氯化钾,堆得跟小山似的。师傅就教我怎么分辨这些原料的好坏,比如看颜色、闻气味、摸手感,别说,时间长还真能摸出门道。
接下来就是配料,这个环节挺关键的,各种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比例不对,出来的肥料效果就差远。师傅会给我讲解不同作物需要什么比例的肥料,什么时候该多加点氮,什么时候该多加点磷,讲得挺细的,我就拿着小本子,一点一点记下来。
然后就是生产环节,机器轰隆隆的响,各种原料经过混合、造粒、烘干、冷却,变成一粒粒的肥料。这个过程看着简单,挺复杂的,温度、湿度、压力都要控制不然出来的肥料质量就不行。我就在旁边看着师傅操作,有时候也帮着搬搬东西,虽然累,但是学到不少东西。
我还学肥料的包装和运输,肥料生产出来之后,要进行包装,然后运到各个地方。包装的时候要注意防潮,运输的时候要注意防止碰撞,不然肥料就容易结块或者破损。我就跟着师傅一起装袋、封口、装车,也算是体验一把体力活。
在那里待大概一个月左右,基本上把肥料的生产流程都摸清楚。光知道流程还不行,还得知道原理。我就自己买些相关的书籍,结合在厂里学到的知识,慢慢地就对肥料的生产有更深入的解。
后来我还尝试着自己配制一些简单的肥料,用不同的原料,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然后种一些小植物,看看效果怎么样。一开始效果不太有的植物长得慢,有的植物直接死,但是慢慢地,我就掌握一些技巧,配出来的肥料效果也越来越好。
这回在鹤山肥料厂的经历,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实践。我不仅学到肥料生产的知识,还体验工人的生活,也更加解农业生产的不易。虽然现在我已经离开肥料厂,但是这段经历一直影响着我,让我更加珍惜粮食,也更加尊重农民的劳动。
- 原料分辨
- 配料比例
- 生产控制
- 包装运输
- 实践配制
实践出真知,只有亲自去体验、去学习,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希望我的这回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农业,支持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