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一来,看着院子里那几棵蔫唧的玉簪,我就琢磨着得给它们加点“营养”。总出去买肥料,也花钱,而且有时候掌握不好量。后来我就想,干脆自己试试弄点肥料。
也没啥特别高级的技术,就是靠平时攒点东西。家里做饭不是经常有剩菜叶子、烂水果、还有鸡蛋壳嘛,以前都是直接扔垃圾桶,后来觉得挺浪费的,就开始攒着。
具体咋弄?我找个以前不用的带盖子的大塑料桶,就那种装涂料或者油漆剩下的,洗干净。然后,就把平时攒的那些厨余垃圾,比如菜根、果皮、择掉的烂叶子,一层一层往桶里铺。铺一层垃圾,我就撒上一薄层土,就是院子里挖的普通园土,据说这样能帮助发酵,还能稍微盖盖味儿。
沤肥的过程
- 攒料:就是把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除油腻和肉类的,都扔进那个桶里。鸡蛋壳我都是捏碎再扔进去。
- 加土:扔个几厘米厚的垃圾,就盖上一层薄土。
- 密封:装得差不多半桶或者大半桶,就稍微加一点点水,不用太多,让它保持湿润就行,然后把盖子盖严实。
- 放置:把这桶东西搬到院子角落里,找个不碍事、太阳也能晒到一点但又不是暴晒的地方放着。关键是得离住人的窗户远点,因为沤肥这玩意儿,味道是真的不怎么好闻,尤其天热的时候。
然后就是等着。这个过程不能急,得让里面的东西慢慢发酵、腐烂。我一般都得等上至少两三个月,有时候甚至小半年。期间偶尔想起来会去晃晃桶,或者开盖稍微翻动一下,但那味儿,我一般不乐意老开盖。
判断和使用
怎么判断沤好?主要是看颜色和闻味道。等桶里的东西都变成黑褐色,看着像腐烂的泥土一样,而且原来的那种恶臭味变得没那么冲,有点像泥土发酵的味儿,那就差不多。
用的时候也得小心。这玩意儿劲儿挺大的,不能直接堆在玉簪根上,容易“烧根”。我是这么干的:在离玉簪根部大概十几二十厘米远的地方,刨开一圈土,挖个浅沟,然后把沤好的肥料均匀地撒进去薄薄一层,再把土盖回去,稍微压实一点,浇点水。
我一般是在春天玉簪刚开始长新叶的时候用一次,秋天落叶前再用一次,量都不大。主要就是给它提供点底肥,让它慢慢吸收。
效果嘛我觉得挺明显的。用自制肥之后,那几棵玉簪明显看着精神多,叶子长得又大又绿,油亮油亮的,比以前光浇水的时候壮实不少。虽然沤肥的过程麻烦点,还有点味儿,但看着自己动手弄出来的肥料让花长得这么心里头还是挺满足的。关键是废物利用,还省钱,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