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捣鼓低氯肥料这点事儿。
为啥要折腾低氯肥?
我也就是用大路货,就是那种含氯的普通复合肥,便宜,劲儿也还行。用好些年,也没觉得有啥大问题。但是,前年我那块地种土豆和西红柿,感觉长势一年比一年有点不得劲,而且那地好像有点板结的意思,浇水也不太爽利。
跟村里几个老把式聊天,他们就嘀咕说,是不是氯离子闹的?说有些作物,像土豆、烟草、还有些果树啥的,是“忌氯作物”,用多含氯的肥料,影响口感不说,还可能伤根,让土也不我一听,有点道理,我那地正好种土豆,以前没太在意这茬。
找肥、看肥的过程
心里有这个疙瘩,我就开始留意。先是去镇上的农资店里转悠。好家伙,肥料种类是真不少,花花绿绿的袋子堆成山。
我就直接问老板,有没有低氯的或者不含氯的肥料。老板指几个牌子,有进口的,像啥俄罗斯阿康的,也有国产的。我看一下:
- 价格:确实,普遍比我常用的那种普通氯基复合肥要贵上一截。比如同样是45%含量的三个十五(氮磷钾各15%),硫基的(一般就是低氯或者无氯的)能比氯基的贵好几百一吨。
- 标识:袋子上一般会标出来,有的直接写“低氯”,有的写“硫基复合肥”,还有的会标明氯离子含量低于多少多少(比如低于3%)。这个得看仔细。
- 养分:含量配比也挺多,不光是三个十五,还有高氮的、高钾的,得根据自己种啥、地缺啥来选。我看到有啥25-12-13的,还有22-8-10的,选择还挺多。
当时琢磨半天,想着第一次试,也别搞太贵的。挑个国产牌子的低氯复合肥,含量是三个十五的,感觉通用性强点,价格么,比纯硫基的便宜点,但比氯基的还是贵。老板说这个用在土豆上反馈不错,我就先买几袋试试水。
实际用起来咋样
拿回去之后,用法跟以前差不多,就是做底肥的时候给撒上,然后翻地。没啥特别的操作。
关键是看效果。
那一季种的土豆,肉眼看长势差别不是那种惊天动地的。苗还是那个苗,秧还是那个秧。但是,有几个感觉:
- 后期叶子好像绿的时间长一点,没那么早发黄。
- 刨土豆的时候,感觉土确实稍微松快那么一点点,不像以前那么硬邦邦。
- 最重要的,收上来的土豆,家里人吃都说,好像口感是比往年稍微“面”一点,没那么水叽叽的。这个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但确实有这个感觉。
后来我又在我家那几棵果树上也试试,用的是低氯的高钾肥。感觉对果树来说,效果好像更明显些,挂果后期落果少点,果子甜度似乎也好些。
一点总结
我捣鼓这低氯肥料,感觉是有点用,但也不是神丹妙药。主要看你种还有土质情况。
如果种的是对氯比较敏感的作物,比如烟草、土豆、葡萄、西瓜、茶叶这些,或者你感觉自家地有点板结、盐分有点高,那我觉得多花点钱试试低氯或者硫基肥料,是值得的。它对改善品质、保护土壤可能真有点好处。
但要是种的是大田作物,像玉米、水稻这些对氯不那么敏感的,或者地本来就挺好的,那用普通的氯基肥,成本低,效果也够用,也没必要非得赶这个时髦,毕竟价格在那摆着。
我就是在那几块种经济作物的地里,坚持用低氯的。大田还是用普通的。算是根据实际情况,自己找个平衡点。毕竟咱种地,既要看效果,也要算成本不是?
行,今天就先唠叨这么多,都是我自己瞎琢磨和实践的一点体会,不一定对,大家参考参考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