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肥料价格,真是有点看不懂,蹭蹭往上涨。去农资店一问,好家伙,比去年贵不少,有些熟人说有些好牌子还不好买,说是啥限量。这地里的庄稼、菜园子里的菜,哪样不要肥?眼瞅着就要下地,这肥料跟不上,心里头确实有点慌。
没办法,人总得想辙。
那几天我就琢磨,以前没有这么多化肥的时候,老辈人种地不也照样收粮食、吃蔬菜嘛那时候靠不就是农家肥、草木灰、沤的肥啥的。我就想,咱是不是也能试试这些老法子?
我开始动手搞点“土”肥料
说干就干,我先把我那菜园子旁边攒一冬的落叶、烂菜帮子、还有厨房里的一些果皮啥的,都给它归拢到一块儿。
- 第一步是堆肥。找个角落,挖个不深不浅的坑,把这些东西一层一层铺进去,中间掺和点土,稍微浇点水让它保持湿润。上面盖点草帘子,就让它自个儿在那慢慢“熟”。这个急不来,得有点耐心。
- 第二步是找点农家肥。托邻村养鸡的朋友,弄些鸡粪回来。这玩意儿劲大,不能直接用,得先发酵。我也是找个坑,掺上土和草木灰,堆起来,隔段时间翻腾一下,让它充分发酵,把那股烧苗的劲儿给去。
- 第三步,我还听人说有些草种地里能肥田。 像以前见过的紫云英啥的。开春时候我就去镇上种子店问问,还真有卖。我就买点,在我那几分准备休耕的地上撒些,想着等它长起来就翻到地里去,当绿肥用。这个算是长远打算。
整个过程下来,确实比直接撒化肥要麻烦得多。堆肥得翻、发酵得等,还得自己出力去弄那些农家肥,味道也不咋地好闻。
效果咋样?
到该施肥的时候,我就把我沤好的肥、发酵的鸡粪,按照一定的比例混点草木灰,撒到菜地里,然后翻耕均匀。
一开始心里也打鼓,怕肥力不够。
结果你猜怎么着?那菜长得还真不赖!叶子绿油油的,看着也挺壮实。虽然可能没有用足化肥长得那么“猛”,但是感觉更自然,吃着也放心。特别是那发酵过的鸡粪,效果挺明显的。至于那绿肥地,现在看着绿油油一片,等下一季直接翻耕进去,肯定能改善不少土质。
这回“肥料短缺”逼得我没办法,只能自己动手。虽然费时费力,但好处也不少:
- 省不少买化肥的钱,这是实打实的。
- 自己做的肥,用着放心,感觉对土地也
- 也算是把老祖宗的一些经验给捡起来,觉得挺实在。
也不是说化肥就完全不用,像现在有些复合肥配比用起来方便省事,该用的时候可能还得用点。但至少,咱自己多个选择,心里有底,不至于被那高价肥料卡脖子。这土办法,有时候还真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