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唠唠这个硬水和肥料的事儿。这事儿,我也是自己瞎捣鼓一阵子才琢磨明白的。
起初,就是觉得奇怪。明明买的是那种说水一冲就能全溶的好肥料,贵得要死。可每次我兑水,总感觉底下有点浑,有时候还能看见点白花花的东西沉底。当时也没太在意,想着可能就那样,搅和匀就行。
问题是后面浇花、浇菜的时候,麻烦就来。
我那喷壶,用着用着就感觉出水不利索,喷头那儿老堵。一开始以为是肥料没彻底溶解,还特意用温水冲,搅拌时间也加长,可还是时不时堵一下。后来换个滴灌的管子,想着这玩意儿总行?没过多久,滴头出水也变小,扒开一看,里面有层白乎乎的水垢一样的东西,黏糊糊的。
那段时间,地里那几颗番茄黄瓜长得也不咋地,叶子有点发黄,没精神,跟我期望的效果差远。我心里就犯嘀咕,是肥料不行?还是我伺候得不对?换几个牌子的肥料,感觉都大同小异,问题依旧。
咋发现是水的问题?
后来有一次,家里烧水壶坏,买个新的透明玻璃的。用没几天,壶底就一层白垢,跟我那滴灌头里看见的玩意儿差不多。我这才猛地反应过来,会不会是我家这水有问题?
咱也不是专业的,就上网大概搜搜,看些帖子,说什么“硬水”、“钙镁离子”啥的。又问问附近搞种植的老大哥,他点点头说:“你那水硬,就这样。好肥料兑硬水,容易起反应,变成不好吸收的玩意儿,还堵管子。”
我靠,搞半天是水拖后腿!那白花花沉淀的玩意儿,敢情就是肥料里的好东西跟水里的矿物质“打架”生成的废物,不仅堵我的喷头、滴灌,还让植物吃不到嘴里去。
后来咋整的?
知道原因,就好办。咱没条件搞什么大型软水设备,太费钱。我就试几个土办法:
- 存雨水: 下雨天就赶紧把大桶小盆都搬出去接雨水。雨水是软水,用来兑肥料效果确实溶解得又快又清亮。就是这玩意儿得看老天爷脸色,不够稳定。
- 酸化处理(少量尝试): 试过兑肥料前,往水里加极其微量的一点点白醋,据说能中和一下。但我不敢多用,怕影响土和植物,这个得特别小心,浓度控制不好就完蛋。
- 选对肥料: 后来买肥料时,就留心问问,有没有更适合硬水地区的。有些肥料配方可能考虑过这个问题,相对好一点。
- 少量多次: 每次少兑点肥料,多浇几次,尽量让它溶解得充分点,吸收快点,减少沉淀的机会。
实践下来,效果最明显的还是用雨水。 只要有雨水,我肯定优先用。实在没有,就用自来水,但是会特别注意搅拌,并且用完喷壶、滴灌啥的,都赶紧冲洗干净,别等它干结垢。
虽然水质还是那样,但我心里有数。知道怎么去尽量避免硬水带来的麻烦。地里的菜和花,长势也比以前顺眼多。有时候伺候庄稼,不光要看天看地看肥料,还得看看你用的水是啥样的。这都是自己一点点折腾出来的经验,分享给大伙儿,希望能有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