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唠唠我前段时间捣鼓“廖肥料”这事儿。
事情得从我家阳台那几盆半死不活的花说起。春天嘛看着人家那花花草草长得贼精神,心里也痒痒。想着给它们加点“营养餐”。以前都是随便买点包装好看的,效果也就那样。后来听邻居老王头提起,说他老家那边有人用一种姓廖的人家做的肥料,效果挺“猛”,就是不知道咱们这儿有没有。
我就惦记上。琢磨着,这种可能不是啥大牌子,得去那种犄角旮旯的农资店找找看。周末没事,我就骑着我的小电驴出发。先去市郊结合部那一片,那边农田多,卖农资的店也扎堆。
寻肥记
第一家店,进去一股子农药味混着肥料味儿,老板挺热情,问我要我说找“廖肥料”,老板摇摇头,说没听过,给我推荐几个大牌子。我谢绝,继续找。
又转悠两三家,不是没有就是老板爱答不理的。有点打退堂鼓。 心想这叫啥事儿,买个肥料还整得跟寻宝似的。就在我准备掉头回家的时候,拐进一个更偏的小巷子,看到一个门脸不大的店,招牌有点旧,好像写着“XX农资服务部”,看着就像那种开好多年的老店。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把车停在门口,走进去。店里光线有点暗,一个看着挺实在的大叔坐在柜台后面看报纸。我走上前,小心翼翼地问:“老板,您这儿……有没有一种叫‘廖肥料’的?”
那大叔抬起头,推推眼镜,打量我一下,说:“,廖家那个肥?有倒是有,不过不是啥大厂出的,是附近一个老师傅自己配的,量不大。你要多少?”
还真让我给找着! 我当时那个激动。赶紧说:“我先来点试试,家里阳台种点花用。”
上手实践
大叔也没多说,转身从后面仓库拎出来一个没有牌子、就普通塑料袋装着的,看着灰不溜秋的颗粒。他说这就是,用的时候悠着点,劲儿大。
- 称重付款: 没啥花里胡哨的包装,直接上秤称,价格倒是不贵。
- 回家捣鼓: 拎着这袋“神秘肥料”,我心里还挺美。回到家,赶紧找出我的小铲子、水桶。
- 施肥过程: 我记得大叔说“悠着点”,就没敢多放。扒拉开花盆表面的土,撒那么一小撮,然后盖上土,再浇点水。那肥料,闻起来没啥特别的味道,不像有些化肥那么冲鼻子。
后续观察
接下来的日子,我就天天蹲阳台那儿观察。你还别说,大概过一两个礼拜:
效果嘛确实有点东西。 原本有点发黄的叶子,慢慢开始转绿,而且看着油亮亮的。有几棵之前一直不开花的,居然冒出小花苞。虽然没到“疯长”的地步,但对比之前那半死不活的样子,改善是肉眼可见的。
也没那么神乎其神。有两盆特别娇气的,感觉用之后反应不大,还是老样子。可能这“廖肥料”也不是万能的,得看对不对植物的“胃口”。
这回折腾“廖肥料”的经历还挺有意思。虽然找起来费点劲,但这种老式、本地的东西,有时候还真有点意想不到的效果。就是不知道下次去还能不能买到。下次再用的话,我得再琢磨琢磨用量,争取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