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自己捣鼓种点东西的时候,肥料这玩意儿真是让我头大。去市场上瞅一眼,好家伙,花花绿绿的袋子摆一大片,啥名字都有,啥“高效”“全能”“专用”,看得眼都花。
摸索阶段的瞎折腾
一开始嘛也不懂,觉得都差不多。有时候图省事,随便拿一袋看着顺眼的,或者哪个便宜就买哪个。结果?要么用跟没用似的,菜蔫唧;要么就是下手重,直接把好好的苗给“烧”死,叶子边都焦。那叫一个心疼,白费功夫。
记得有一次,贪便宜买一大袋没听说过的牌子,价格确实低得离谱。卖的人还挺能说,讲得天花乱坠。用一次,那味道刺鼻得很,而且地里还莫名其妙长好多杂草,也不知道是不是那肥料带来的。后来才知道,这里面门道多着,太便宜的肥料确实要多个心眼,成分可能不足,或者掺别的东西。
慢慢琢磨出来点门道
吃几次亏,我就学乖。不再瞎买,开始琢磨这事儿。
- 先看要给啥施肥:是养花还是种菜?是观叶的还是看花的?是结果的还是吃叶子的?需求不一样,肥料侧重也不同。比如种番茄、辣椒这种要结果的,后期就得加点促进结果的肥。养绿萝这种观叶的,就得让它叶子长得绿油油的肥。
- 看时候施肥:小苗的时候,不能用太猛的肥,得用点温和的,助它长根长壮。长大,开花结果前,就得加点“猛料”。不能一年到头都用一种肥,也不能一个剂量用到底。
- 少量多次是关键:这是我烧苗之后最大的教训。宁可少点,多施几次,也别一次给太多。每次施肥,离根远一点,埋土里或者兑水浇,别直接撒根上。
- 观察反应:施肥后,多看看植物的状态。叶子是不是更绿?长得是不是快?要是没啥变化,或者反而状态不好,就得赶紧调整。
我还发现,不必追求那些听起来特别“高科技”的肥料。有时候,弄点自己沤的肥,比如淘米水发酵一下(得充分发酵,不然也烧苗),或者弄点腐熟的鸡粪、羊粪(这个也得腐熟好),效果也挺实在的。这个得处理不然味道有点大。
现在的做法
现在我去买肥料,心里就有谱多。一般就买几种信得过的牌子,或者是有机肥和复合肥搭配着用。买的时候会大概看看说明,氮磷钾大致啥比例,适合啥阶段用。不再听那些瞎忽悠的,也不贪小便宜。选肥料这事,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就是根据自己种的东西和它的长势来,多观察,多总结,慢慢就有经验。毕竟让花草蔬菜长得这肥料是省不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