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瞎折腾的一个事儿——拿酢浆草当肥料使。
春天那会儿,院子角落里、路边上,到处都是那种开小黄花、小粉花的酢浆草,长得那叫一个疯。以前,总觉得这玩意儿就是杂草,碍眼得很,见就拔。可今年看着它们长得绿油油的,拔掉扔怪可惜的,就琢磨着,这草长得这么旺,吸不少土里的营养?能不能废物利用一下,给我的那些宝贝花草加点餐?
说干就干
我这个人,就是想到啥就想试试。于是找个周末,戴上手套,拎个小桶,就去拔酢浆草。专门挑那些长得茂盛、叶子肥厚的拔。这玩意儿根系还挺发达,有时候得使点劲儿才能连根拔起,顺便还松松土,也算干点活。
- 找地方: 主要就在自家院子角落,还有小区绿化带边上没人管的地方找。
- 动手拔: 尽量连根拔,抖掉根上大部分的土。
- 收集: 没一会儿就拔小半桶,绿油油的一大堆。
简单处理一下
拔回来之后,我没搞什么复杂的发酵。一来是没那耐心,二来也怕弄不好烧苗。我就把它们堆在角落里,稍微晾晾,让它们蔫儿一点。然后,找把大剪刀,咔嚓咔嚓把它们剪成几段,大概手指那么长。也没剪得特别细,就是想着埋土里能快点烂掉就行。
我的想法很简单:
- 让它稍微失水,体积小点,好操作。
- 剪短点,增加接触土壤的面积,估计烂得快。
埋到土里去
处理完之后,我就开始往花盆里加料。选几盆长势一般的月季和绣球试试水。
具体咋做的:
- 挖沟: 沿着花盆的边缘,离植物根部远一点的地方,用小铲子挖一圈浅沟,大概有个几厘米深。
- 铺草: 把剪好的酢浆草段均匀地铺在沟里,也没铺太厚,薄薄一层。
- 盖土: 把挖出来的土再盖回去,稍微压实一点点。
- 浇水: 正常浇水。
整个过程挺简单的,没花多少时间。就是埋的时候注意别伤到花的正经根系。
后续观察和感受
埋下去之后,我就没特别去管它,就是正常浇水、晒太阳。过大概两三个星期,我去扒拉开土看看,发现埋下去的那些酢浆草已经开始发黑、变软,明显是在腐烂分解。
至于效果嘛没看到立竿见影的变化。那几盆花也没说突然就蹭蹭长或者爆花。但是,感觉上,它们的叶子好像比以前稍微绿那么一点点,精神头也还行。最主要的是,它们也没出啥毛病,没黄叶也没生虫,说明这种方法至少是安全的,没把花给“肥”死。
我还发现一个事儿,就是埋过酢浆草的地方,土壤好像是松快点,不像以前那么容易板结。可能是酢浆草腐烂过程中改善点土壤结构,这个倒是意外收获。
总结一下
这回用酢浆草当肥料的实践,我觉得还行。
- 优点: 免费,到处都是,获取容易;处理简单,不用啥技术;对土壤好像有点疏松作用;至少没害处。
- 缺点: 肥效可能比较温和,见效慢,指望它大力出奇迹估计不行;拔草、剪草也得花点功夫。
我觉得,这种方法就适合像我这样,喜欢瞎鼓捣,又不想花钱买太多肥料的人。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改良土壤、补充微量元素的辅助手段,聊胜于无嘛如果你家附近酢浆草也泛滥成灾,不妨也试试看,反正不要钱,还能废物利用,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