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沤肥的事儿,水果皮做肥料,听着就健康环保!
说起来,我这沤肥的念头,还是从去年开始的。那时候迷上阳台种菜,可买来的肥料总觉得不放心,心里膈应。正好家里每天都产生不少水果皮,扔怪可惜的,就寻思着能不能变废为宝。
第一步:收集果皮
这第一步嘛就是攒!每天吃完水果,香蕉皮、苹果核、橘子皮啥的,都留着。一开始就随便找个塑料袋装,结果没几天就臭,那味儿,别提多上头!后来学聪明,换成带盖子的塑料桶,稍微好点,但还是得尽快处理。
第二步:切碎
光攒着不行,得给它们“动个手术”。我把攒下来的果皮拿出来,用菜刀咔咔咔剁碎。别嫌麻烦,切得越碎,发酵得越快。一开始我懒,随便切两下就完事儿,结果沤出来的肥,那叫一个慢!后来学乖,尽量切小块,费点劲,但效果真不一样。
第三步:准备“辅料”
- 淘米水:这可是个好东西,里面有淀粉,能提供养分。每次淘米的水我都留着,不用白不用。
- 红糖:加点红糖,能加速发酵。这玩意儿我也不多放,就随便撒一点。
第四步:混合装桶
找个大点的塑料桶,我用的是以前装食用油的空桶,洗干净就行。先把切碎的果皮倒进去,再倒入淘米水,比例大概是果皮:淘米水=3:10的样子。然后撒点红糖,搅拌均匀。记住,别装太满,留点空间,不然发酵的时候容易“炸”!
第五步:密封发酵
把桶盖盖紧,一定要密封然后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让它慢慢发酵。这期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放气!前几天,每天都要打开盖子放放气,不然桶里的气压太高,容易爆炸。我第一次做的时候就没注意,结果“砰”的一声,差点没把我吓死,整个阳台都是酸臭味!
第六步:耐心等待
发酵是个漫长的过程,短则一两个月,长则三四个月。期间要时不时地观察一下,如果发现有白色霉菌,那是正常的,不用担心。等到桶里的东西变成黑褐色,闻起来也没那么臭,就说明发酵得差不多。
第七步:使用
沤好的肥,不能直接用,得稀释一下。我一般是兑水稀释10-20倍,然后浇在菜地里。效果那是杠杠的,菜长得绿油油的,特别喜人!
用果皮做肥料,虽然有点麻烦,但好处也多。一是环保,变废为宝嘛二是放心,自己做的肥,用起来安心;三是省钱,不用花钱买肥料。反正我是打算一直做下去,以后我的阳台菜园,就靠这些果皮肥!
踩过的坑:
- 没切碎:导致发酵速度慢,效果不
- 没放气:导致桶爆炸,臭气熏天。
- 没稀释:直接使用,烧坏菜苗。
大家要是也想试试,可以参考我的做法,避开我踩过的坑,相信你们也能做出好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