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自个儿种葱施肥这点事儿。种葱嘛家里图个方便,随时掐点儿新鲜的,炒菜、下面条都离不开。但我刚开始种的时候,那葱长得是真不咋地,细得跟线香似的,叶子还有点发黄,看着就没精神。
瞎琢磨阶段
一开始嘛我也没想太多,就觉得土里有点肥就行。弄点种花的通用复合肥,想着撒点儿总比没有强。结果?感觉效果不大,那葱还是蔫蔫儿的。有时候肥撒多点,还烧苗,叶子尖直接枯,把我心疼的。
后来我就琢磨,是不是这葱有啥特别的“口味”?上网查查,也问问老家种地的大爷。他们说,葱这玩意儿,要想长得壮,特别是葱白要长,得有点讲究。
开始动手尝试
听人劝吃饱饭,我就开始实践。主要试这么几样:
- 打底肥:这个很重要。在我翻盆土或者在地里划拉出一小块地儿种葱之前,我先搞点东西垫底。试过啥?就是那种彻底发酵好的鸡粪肥,弄碎,跟土掺和匀。量不用太多,薄薄一层就行。这玩意儿味儿大,但肥力足,还慢,不容易烧苗。没鸡粪肥的时候,我也用过自己沤的淘米水、烂菜叶子啥的发酵好的肥水,兑很多水稀释浇土里,提前一两周准备让土“吃饱”。
- 长叶子阶段:等葱苗缓过来,开始往上长,这时候它就特别需要一种能让叶子长得绿油油、快快长的东西。我试过撒一点尿素,就是那种白色小颗粒。注意!这玩意儿劲儿大,一定得少!我一般是兑水里化开再浇,或者离根远点儿撒几粒,然后浇水。效果确实快,几天就看到叶子颜色变深、长得也快。但不能老用,用多感觉葱味儿有点淡,而且土也容易板结。
- 后期加把劲:有时候觉得光长叶子不够壮,想让葱白也瓷实点。我就试试草木灰,洒在根部周围。听老人说这玩意儿含钾,能让杆子硬朗点。还有就是黄豆肥,煮烂的黄豆或者豆渣,埋在离根远一点的地方,慢慢让它吸收。这个肥效温和,还挺持久。
我的经验总结
实践下来,我感觉种葱施肥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也别指望一种肥料吃遍天。我的经验是这样:
第一,底肥要足,得用有机肥。像什么发酵好的农家肥、堆肥,或者我上面说的豆渣啥的,先给土打好基础,让葱苗有个好的生长环境,肥力慢慢释放,管的时间长。
第二,看苗施肥,缺啥补长叶子慢、发黄,就少量追施点氮肥,比如尿素水,让它快快长。但别过量,薄肥勤施是关键。感觉不够壮实,可以补充点含钾的,像草木灰,或者继续用点腐熟的有机肥水。
第三,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我个人还是偏向多用有机肥,像自家的厨余沤肥、豆渣水这些。虽然麻烦点,但感觉种出来的葱味道更浓,土壤也不容易坏。化肥,偶尔用来救急或者促进一下生长,挺好使,但不能当主力。
基本上,我就是这么一路摸索过来的。现在我阳台那几盆葱长得还行,随吃随掐,方便得很。关键还是得自己动手试试,观察葱的长势,慢慢就找到适合自家情况的方法。没啥特别高深的技术,就是耐心点,多琢磨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