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种葱,大伙儿都觉得挺简单的,插土里就能活。可我刚开始在阳台弄那几盆的时候,种出来的葱总是不带劲,要么就是细得跟牙签似的,要么叶子黄尖,看着一点都不精神,割下来炒菜都不够塞牙缝的。
一开始也是瞎试,家里有啥花肥顺手就给它撒点,结果没啥大用。后来我就琢磨,是不是这葱有啥特别的讲究?毕竟是要吃进嘴里的东西,不能老是长得病怏怏的。
我的折腾记录
我就开始折腾肥料这事儿。最开始图省事,去买那种通用的复合肥,撒一点。好像是长快点,但感觉葱味儿不咋地,而且一不小心撒多,那叶子尖就开始发黄,明显是烧着。这玩意儿不好控制量。
后来听邻居一个爱种菜的大爷说,种葱,底肥最关键,得让土有劲儿。我就学着来。在种葱之前,先把土给整我一般是弄点发酵好的羊粪(这个味儿小点),或者自己在家用厨余沤的肥,不用太多,大概跟土一比十或者更少点的比例混进去,拌匀。提前拌好,别等种葱的时候再撒在根上,那也容易烧根。
拌好土,让土放个一两天,然后再把葱根或者葱籽种下去。刚种下去那几天,就只浇水,让它先缓苗,扎稳根再说。
等看到葱苗开始往上蹿,有点绿意盎然的样子,就得开始追肥。葱这东西,主要就是长叶子吃的,所以得给它补氮肥,这样叶子才能长得又绿又厚实。我试过几种追肥:
- 尿素水: 这玩意儿见效快。弄一点点尿素,兑上一大盆水,搅和匀,沿着盆边浇下去,别直接淋葱叶上。效果是挺明显的,葱叶子呼呼地长。但缺点是用多土容易发硬,而且毕竟是化肥,自家吃总觉得差点意思。
- 发酵淘米水: 这个简单,淘米水放瓶子里,加点橘子皮盖上盖子(别拧死,留点缝透气),放角落发酵个把星期,兑水浇,效果也还行,比较温和。
- 豆饼水/黄豆肥: 这是我后来最常用的。弄点豆饼或者煮熟的黄豆,加水泡着发酵,也是得等它发酵好,兑上很多水再用。这个肥力足,而且持久。虽然发酵的时候那个味儿确实有点上头,但是用这个水浇出来的葱,感觉葱味儿特别正,长得也壮实。
追肥不用太勤快,我一般是看葱的长势,大概十天半个月,感觉它有点长慢或者颜色不够绿,就兑点肥水给它补一补。每次割完葱之后,也 обязательно(不是,是一定要)给它追一次肥,这样下一茬才能快点长出来。
就这么一套流程下来,后面我种的葱基本上就没啥大问题。长得绿油油,一茬接一茬割,随吃随有,方便得很。比起最开始那会儿真是强太多。
所以要问我种葱用啥肥我的实践经验就是:底肥用足发酵好的有机肥,比如羊粪、堆肥啥的,给土打好底子。后面生长期间,看情况用氮肥含量高点的肥水追肥,最好是有机肥水,像发酵豆饼水就挺别老指望一把化肥撒下去就完事,那长出来的东西,咱自己吃着口感和味道还是有差别的。自己动手,用点土办法,种出来的葱吃着才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