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来跟大家唠唠我自个儿琢磨出来的一个施肥小窍门,我管它叫“压肥料”。这也不是啥高科技,就是土办法,但我觉得挺管用,特别是给地里打底肥的时候。
为啥要“压”一下?
以前,我也就那样,肥料往地上一撒,或者刨个坑埋就完事。但后来发现,有时候肥效不咋地,尤其碰上大雨,感觉那肥料都给冲跑,白瞎。而且撒在地表的肥,天一旱,根系够不着也白搭。后来我就琢磨,能不能让肥料老老实实待在根系能碰到的地方,还不容易流失?就试着埋肥的时候多做一步——压实。
我是咋干的:
挺简单,说白就是埋肥的时候用点劲儿。具体我是这么弄的:
- 第一步:挖坑或开沟。看你种啥,打算在哪儿下苗或者撒种,就在那附近挖坑或者开条小沟。深度嘛我一般挖个大概十几二十公分深,差不多一锹深,看土质和作物。
- 第二步:放肥料。我一般用的是自己沤熟的农家肥,有时候也掺点复合肥。关键是农家肥得是充分腐熟的,不然烧根!把这些肥料小心地放到坑底或者沟底。量不能贪多,多烧苗,那可就亏大。就想着够小苗扎根初期用就行。
- 第三步:盖层薄土。这是个关键。在肥料上面,先盖上一层薄薄的土,有个三五公分厚就行。这层土是隔离带,防止后面放的种子或者小苗的嫩根直接接触到浓肥料。
- 第四步:压实!这就是“压”的关键。盖上薄土之后,我就用脚后跟(地方小就用手或者小木棍啥的)在盖土的这层上头轻轻踩几下,或者压一压。不用使死劲儿,感觉土层变瓷实,没那么多空隙就行。
- 第五步:覆土或栽种。压实之后,再把剩下的土填回去,把坑或沟填平。或者,如果你是育苗移栽,就可以把苗栽到这个压实层上面新填的土里。这样苗的根往下长,就能慢慢接触到下面的肥料。
效果咋样?
这法子是多费点功夫,弯腰、踩踏,比直接撒肥累点儿。但干几回,感觉还是值得的。最明显的感觉是,苗期的长势好像更稳当一些,后期追肥的时候感觉地力也还行。而且心理上觉得踏实,感觉那肥料没白施,都被“锁”在土里,等着根系去吸收,下点雨也不至于一下就冲没。
尤其是那种沙土地,或者有点坡度的地块,我觉得这招特别有用。还有就是施底肥,因为底肥管的时间长,这么“压”一下,能让肥效更持久、更稳定地释放。
一点小提醒:
这法子虽但有几点得注意:
- 肥料一定要腐熟好,特别是农家肥,生粪千万不能这么干,会烧死苗。
- 量要控制好,宁少勿多,不够后期可以追肥,一次给多救不回来。
- 压的时候别太猛,把土压成铁板一块也不行,就是让它稍微紧实点儿。
这“压肥料”就是我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个土办法,不一定适合所有情况,但对我来说挺好使。分享给大家,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试试看,看看效果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