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我最近捣鼓的“农院长肥料”,这名字听着挺唬人,就是我自己瞎琢磨的土肥料。
事情是这样的,我老家不是有块地嘛之前一直荒着,看着怪可惜的。今年春天寻思着种点就翻翻地。结果发现土那个板结,跟水泥地似的,根本没法种。去农资店看看,化肥是真不便宜,而且总觉得对土地不太就寻思着自己整点“土方子”。
我先是上网查资料,看不少关于堆肥、沤肥的文章。然后就开始动手。
我把地里的一些杂草、烂菜叶子、还有落叶啥的都收集起来,堆在一个角落。这步很重要,得把这些东西先晒干,不然沤的时候容易发臭,招蚊子。
然后,我去找一些鸡粪。这鸡粪可是好东西,肥力足。但是新鲜的鸡粪不能直接用,得发酵。我把鸡粪和那些干草、菜叶子啥的混在一起,加点水,让它保持湿润。
接下来就是关键的一步:沤肥。我找个大塑料桶,把混合好的东西放进去,盖上盖子。这个过程会产生热量和气体,所以不能完全密封,得留点缝隙透气。我记得当时沤肥的时候,桶里温度挺高的,摸着都烫手。
沤肥的过程挺漫长的,大概得一个月左右。期间要经常翻动,让它充分发酵。我差不多每隔三五天就翻一次,每次翻的时候都能闻到一股浓浓的“土香味”,呃,就是发酵的味道,习惯就
等沤肥沤得差不多,我就开始往地里施肥。先把地翻一遍,把沤好的肥料撒进去,再把土盖上。这个时候就能闻到明显的泥土的芬芳,感觉土地都活过来。
后面就是播种,浇水,等着出苗。我种的是一些蔬菜,像小白菜、生菜啥的,长势还不错。虽然比不上用化肥的,但是吃着放心,而且感觉自己做的肥料更有成就感。
这“农院长肥料”也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我第一次沤肥的时候,因为没掌握好湿度,沤出来的东西都发霉。后来总结经验,才慢慢摸索出一些门道。
自己动手做肥料,虽然麻烦点,但是好处也多。既能改善土壤,又能减少环境污染,还能省钱。最重要的是,能体验到种植的乐趣。以后我还会继续研究,争取做出更好的“农院长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