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这阵子搞的“螯合钾肥料”!说起来,这事儿一开始就是瞎琢磨,现在总算是有点眉目,赶紧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实践记录,希望能给大伙儿一点启发。
事情是这么开始的,我那几盆心爱的花,最近总感觉有点蔫唧的,叶子也开始发黄。琢磨着是不是缺钾,市面上钾肥种类挺多,但总觉得不太放心,要么就是价格太贵,咱就想着能不能自己动手搞点。
第一步:找资料,补知识!
- 我先在网上搜罗一大堆关于螯合钾的资料,大概解到,这玩意儿就是把钾元素跟一些有机物结合起来,让植物更容易吸收。
- 还解到,常见的螯合剂有氨基酸、腐殖酸啥的。
第二步:开始瞎折腾!
既然知道原理,那就开始动手呗!
- 钾源:我家里有之前剩下的草木灰,这玩意儿含钾挺高的,就拿它当钾源。
- 螯合剂:氨基酸啥的,我也没有,就想着家里有过期牛奶,蛋白质含量高,也能算是一种氨基酸来源,就先拿它试试水。
第三步:制作过程,纯属乱来!
这步最关键,也是我这回实践的核心,大家注意看好哈!
- 草木灰浸泡:先把草木灰用水泡一天,过滤一下,得到草木灰滤液。
- 牛奶发酵:过期牛奶放几天,让它稍微发酵一下,味道有点酸臭。
- 混合搅拌:把草木灰滤液和发酵牛奶混在一起,搅拌均匀。
- 静置观察: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静置几天,看看有没有啥变化。
第四步:大胆尝试,小心求证!
静置大概一周,溶液颜色有点变深,上面还漂着一些絮状物。闻起来味道嘛emmm,有点上头,反正不好闻就对。不过我还是决定大胆尝试一下。
- 稀释浇花:把这玩意儿兑水稀释大概10倍,然后给那几盆蔫唧的花浇点。
第五步:观察效果,记录反馈!
浇完之后,我每天都仔细观察花的生长情况。
- 几天后:好像有点效果,叶子稍微精神点,颜色也绿一点。
- 一周后:花的状态明显好转,新叶子也开始冒出来。
总结一下这回的“螯合钾肥料”实践:
虽然整个过程比较粗糙,也没做啥精确的测量和分析,但从结果来看,确实有点效果。我琢磨着,可能是发酵牛奶里的氨基酸,跟草木灰里的钾元素发生一些反应,形成一种简单的螯合物,让植物更容易吸收。
我也发现几个问题:
- 味道太臭:发酵牛奶的味道实在太难闻,以后得想个办法解决一下。
- 成分不明:毕竟是自己瞎搞的,具体成分也不清楚,长期使用会不会有啥副作用也不好说。
下一步计划:
- 更换螯合剂:试试用其他的有机物,比如果皮、菜叶啥的,看看效果怎么样。
- 控制发酵:想办法控制发酵过程,减少异味。
这回的“螯合钾肥料”实践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但让我对植物营养有更深的理解。以后我会继续折腾,争取搞出更靠谱的肥料!也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分享你们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