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捣鼓的“机械肥料”这事儿,说起来也是误打误撞,但真挺有意思,跟大家伙儿分享分享。
起因:
这事儿得从我老家那片地开始说。早些年,家里的地都是人工撒肥,一把一把地扬,累不说,撒得还不匀溜。有的地方浓,苗烧,有的地方淡,长势不收成一直提不上去,看着心疼。
后来村里有人开始用那种手推的撒肥机,是比人工强点,但还是费劲儿。而且那玩意儿特容易坏,动不动就卡壳,修起来麻烦。我就琢磨着,能不能自己搞个更省事、更靠谱的玩意儿。
折腾过程:
1. 调研:
- 先是在网上搜资料,看不少关于撒肥机的视频和文章,解各种撒肥机的原理和优缺点。
- 然后,去农机市场转一圈,看看市面上卖的撒肥机,问问价格,解一下行情。
2. 设计:
我这人喜欢动手,不喜欢照搬别人的东西。我决定自己设计一个撒肥机。
- 确定思路:我的思路是,要简单、实用、耐用。最好能用拖拉机带动,这样更省力。
- 画图纸:就在纸上画个草图,主要结构包括:一个料斗,一个旋转的撒肥盘,一个调节撒肥量的机构,还有连接拖拉机的接口。
3. 选材料:
材料这块儿,能用废旧的就用废旧的,能省则省。
- 料斗:用一个废旧的铁皮桶,稍微改造一下。
- 撒肥盘:找一个废旧的圆盘锯片,焊几片扇形的铁片上去,增加撒肥的范围。
- 调节机构:用一些废旧的齿轮和链条,做一个简单的调节阀,可以控制肥料的流量。
- 连接接口:这个比较关键,得结实,就买一些新的钢管和角铁,自己焊接。
4. 制作:
这部分是重头戏,也是最费劲的。
- 焊接:把各个部件按照图纸焊接起来,要注意焊接的牢固度,毕竟这玩意儿要承受肥料的重量和拖拉机的拉力。
- 组装:把焊接好的部件组装起来,调整各个部件之间的配合度,确保运转顺畅。
- 调试:这是最关键的,也是最需要耐心的。要不断地调试调节机构,找到最佳的撒肥量。
这中间遇到不少问题。比如,焊接的时候,容易出现虚焊或者漏焊;组装的时候,各个部件的尺寸不太匹配;调试的时候,撒肥量不稳定等等。
5. 改进:
第一次试用的时候,问题还是不少。
- 撒肥不均匀:主要原因是撒肥盘的转速不够稳定,肥料容易堆积在某个地方。
- 调节机构不灵敏:调节撒肥量的时候,不太好控制,要么太多,要么太少。
针对这些问题,我又进行一些改进:
- 增加转速:换一个更大的齿轮,提高撒肥盘的转速。
- 改进调节机构:把调节阀换成一个更精密的球阀,可以更精确地控制肥料的流量。
最终实现:
经过反复的调试和改进,终于把这个“机械肥料”给搞定。虽然外表看起来有点土,但用起来真不错。
优点:
- 省力:用拖拉机带动,比人工撒肥省力多。
- 均匀:撒肥盘旋转撒肥,比人工撒肥均匀。
- 可调节: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撒肥量,避免肥料浪费。
缺点:
- 结构简单:功能比较单一,只能撒颗粒状的肥料。
- 外观粗糙:毕竟是自己做的,外观不太好看。
虽然这个“机械肥料”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对我来说,它不仅仅是一个农具,更是我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成果。看着它在地里撒肥,心里特别有成就感。
以后有机会,我还想继续改进它,让它更实用、更智能。
经验分享:
如果你也想自己动手做一些农具,我的建议是:
- 多学习:多看一些相关的资料,解原理和技术。
- 多实践:不要怕失败,多尝试,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 多思考:不断改进,让你的作品更完美。
希望我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