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是咋“抠肥料”的。种地种菜嘛哪能离得开肥料?但这玩意儿现在可不便宜,要是瞎用,那钱就哗哗地流走,地还不一定领情。我就琢磨着,得想办法省着点用,还得让庄稼吃饱吃
第一步:摸清家底,看看土和苗缺啥
以前我也是个“大老粗”,买来肥料,说明书瞅一眼,或者干脆就凭感觉撒。有时候撒多烧苗,有时候撒少没效果,白费力气还浪费钱。后来我就学乖,不能那么干。
我开始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下地好好瞅瞅我的土。咱这没那高科技,测不那么准,但用眼睛看,用手摸,也能看个大概。是黏糊糊的黄泥地,还是松快快的沙土地?颜色是深是浅?这些心里得有个数。不同的土,保水保肥能力不一样,用肥肯定也得区别对待。
接着就是看庄稼本身。叶子发黄是缺氮?长得慢可能是缺磷?还是说看着没精神头,可能是缺钾?咱不是专家,但也得多观察,多琢磨。同一种肥料,不能一股脑给所有菜用,也不能一个生长期从头用到尾。得看它啥时候需要
第二步:有机肥化肥搭配着来,省钱又养地
老话说“粪草粪草,庄稼之宝”,这话不假。像是我家攒的鸡粪、或者找邻居要点发酵好的羊粪,这都是好东西。这玩意儿不光能给庄稼提供养分,关键是能改良土壤,让地越来越“油”。
但我发现光用农家肥也不行,劲儿上的慢,有时候苗子急需营养的时候跟不上。这时候就得靠化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