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搞的“青色肥料”,这名字是我自己起的,听着挺唬人,就是沤肥,但这回有点不一样,搞出来颜色是青的,效果嘛杠杠的!
事情是这样的,前段时间不是收一茬蔬菜嘛地里空,寻思着得给地里补补营养。去农资店看看,化肥是真贵,而且总觉得那玩意儿伤地,想来想去,还是自己沤肥靠谱。
说干就干,就是收集材料。我把家里菜叶子、烂水果皮、杂草啥的都堆到一块儿,又去村里找点稻草,还有一些鸡粪,这玩意儿肥力足。对,还特别找点豆渣,这可是好东西,氮含量高。
接下来就是沤肥的过程。我先在地上挖个坑,铺上一层稻草,然后把收集来的材料一层一层地堆上去,每堆一层就洒点水,保持湿润。鸡粪的味道是真冲,熏得我直想跑。
堆到差不多一人高的时候,我就用塑料布把坑盖起来,四周用土压实,防止味道散发出来,也防止雨水进去。这期间得注意翻堆,大概每隔一个星期就翻一次,让里面的材料充分腐熟。翻堆的时候味道更大,我都是捏着鼻子干的。
大概过两个月左右,我打开塑料布看看,惊喜地发现,里面的材料已经变成黑乎乎、湿漉漉的,而且颜色有点发青,这就是我说的“青色肥料”!闻起来也没有之前那么臭,带点泥土的腥味。
沤好的肥可以直接用,我把它撒到地里,然后翻耕一遍,让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合。等过几天就可以种新的蔬菜。这回我打算种点小白菜和菠菜,看看“青色肥料”的效果咋样。
总结一下这回沤肥的经验:
- 材料要多样化,这样沤出来的肥营养才全面。
- 要保持湿润,但也不能太湿,不然容易烂掉。
- 翻堆很重要,可以促进腐熟。
- 沤肥的时间要足够长,不然肥效不
这回的“青色肥料”实践就分享到这里,等蔬菜长出来再跟大家汇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