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种槟榔芋,这玩意儿好吃是好吃,种起来嘛施肥这块儿还真有点讲究。我自个儿琢磨好几年,算是有点心得,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是咋弄的。
打好基础最重要 – 底肥
每年开春,地一翻我就开始琢磨下底肥的事儿。这芋头,它是个吃肥大户,底下要是没点存粮,后面长起来费劲。我一般就是用自己沤熟的农家肥,鸡粪猪粪都行,得是彻底腐熟的那种,不然烧根。量得给足,撒在地里,再用旋耕机打一遍,让肥跟土混匀。有时候也掺点草木灰进去,老人家说那玩意儿补钾,对芋头结块茎有好处。
小苗要吃饱 – 提苗肥
等芋苗长出来,大概有两三片叶子晃悠的时候,就得赶紧给它加点小灶,这就是所谓的提苗肥。这时候苗子还嫩,不能下猛药。我喜欢用点稀释过几倍的粪水,或者买点尿素,一点点兑水浇。关键是薄肥勤施,隔个十天半个月来一次,看苗的长势。浇的时候小心点,尽量浇在根附近,别劈头盖脸淋到嫩叶子上,容易烧伤。
关键时刻不能软 – 膨大期追肥
这槟榔芋真正开始发力长个头,是夏天那阵子,大概七八月份。你看那叶子长得跟蒲扇似的,就知道地底下的家伙开始使劲膨大。这时候肥要是跟不上,那收成就悬。这个阶段,钾肥是重点,氮肥也不能缺,磷肥适当给点。我有时候图省事用点高钾的复合肥,有时候也自己搭配,比如硫酸钾加点尿素。具体用多少,得看天看地看苗情。要是叶子颜色有点淡,发黄,那可能缺氮,赶紧补点。要是雨水多,肥容易流失,我就得增加点次数。这期间得多往地里跑跑,多观察。
一些零碎想法和教训
种地嘛总会遇到点问题。比如有时候连着下大雨,地里太湿,根系吸收不我就会搞点叶面肥喷一喷,像磷酸二氢钾啥的,兑水直接喷叶子上,吸收快。还有就是,千万别贪心一次性下太多肥,我刚开始种的时候就吃过亏,把苗给烧死几颗,心疼得不行。后来就学乖,宁可麻烦点,分多次施,也要求稳。
收成和总结
等到快收的时候,大概提前个把月,我就基本不施肥,让它自己慢慢长,把养分都用到块茎上。每年刨芋头的时候,看到一个个圆滚滚、沉甸甸的家伙,心里头那叫一个踏实。自己种的,吃着放心,味道也确实给槟榔芋施肥没啥特别高深的技术,就是得摸清它的脾气,知道它啥时候饿,想吃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多看、多想、多动手,慢慢就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