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有人问我,说搞个肥料场听起来不错,现在都讲究环保、有机啥的,是不是个好买卖?问我肥料场好开吗?正好我前几年确实动过这方面的心思,还真去跑过一阵子,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那点儿经历,给想入行的朋友提个醒。
起初,我也是看着新闻里天天说,什么农业要绿色发展,化肥用多地不行,有机肥怎么怎么加上回老家看亲戚种地,每年买化肥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地里那些秸秆、养殖场那些粪便,好像处理起来也挺麻烦。我就琢磨,这要是能把这些“废物”利用起来,做成有机肥卖,岂不是一举两得?听着前景一片大感觉是个风口。
说干就干,开始折腾
心动不如行动嘛我就开始到处打听,看资料,找门路。想着先从小规模开始试试水。第一步,就是找地方。
- 找地皮的坑:你以为随便找块荒地就行?压根不是那么回事儿!这玩意儿有污染风险,得符合规划,不能离村子太近,怕味儿扰民,还得考虑环保审批,水源保护啥的。我跑好几个地方,要么是人家根本不批,说这是工业用地或者农业保护区不能乱建;要么就是位置太偏,路不好走,水电都得自己拉,那成本一下就上去;还有的租金贵得离谱。光是找个合适的地儿,就耗我小两个月,碰一鼻子灰。
- 原料来源的麻烦:想着收点鸡粪、猪粪、秸秆啥的。听着简单,真去找才知道难。附近的养殖场,人家要么自己处理,要么早就被人承包。跑远点去收?运输成本又上来。而且这玩意儿质量还不稳定,含水量、杂质都不一样,处理起来技术要求也不一样。还得担心人家供货稳不稳定,万一今天有明天没的,我这生产线不就停摆?
手续和投入,才是真拦路虎
地和原料的事儿稍微有点眉目,更大的难题还在后头。
办手续,跑断腿:这可不是开个小卖部那么简单。你得立项?得环评?工商注册、税务登记这都是基本的。关键是肥料生产有专门的行业标准和登记证,尤其是你想卖出去,产品得合格,得去农业部门备案、检测、申请肥料登记证。环保部门更是重点关注对象,发酵过程的气味、污水处理,都得达标,不然随时让你关门。我光是打听这些流程,问需要哪些材料,就感觉头都大,涉及到好几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一堆规定,想想都发怵。
资金投入,吓一跳:一开始我想着小打小闹,弄个几万块钱是不是就行?后来一算账,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场地租金或者建设费是大头,然后是设备:
- 发酵设备(翻抛机、发酵罐之类的)
- 粉碎设备(原料得处理)
- 筛分设备(把粗的细的分开)
- 可能还需要造粒设备(做成颗粒肥好卖)
- 烘干设备(控制水分)
- 包装设备(成品得包装)
这些机器,便宜的看不上,怕用不住,质量好的价格都不低。再加上厂房搭建(或者改造)、地面硬化、买原料的预付款、雇工人的工资、水电费、办手续的各种费用……我粗略估算下,没个几十万,可能连个响都听不见。要是想搞得像样点,上百万都打不住。这对我当时来说,压力太大。
我咋想的
我来来回回折腾大半年,找人,跑地儿,咨询不少所谓的“专家”和设备厂家。越解越觉得这事儿水深。市场看着好像挺大,但真不是谁都能进来玩的。
你看那些做得好的肥料厂,要么是本身就有资源(比如大型养殖集团自己搞的),要么就是资金雄厚,能扛得住前期投入和审批周期,还得有懂技术的人才,懂市场的人去跑销售。
你要问我肥料场好开吗?
我的实践感受是:不好开,门槛挺高的。
看着好像是把没人要的粪便、秸秆变成钱,实际上从选址、环评、办证、技术、设备、原料、资金到的销售,每一步都有不少坑。市场需求确实存在,国家政策也鼓励,但这跟你能不能顺利开起来并且赚钱是两码事。
我是掂量自己的斤两,觉得这摊子太大,风险也高,我那点积蓄扔进去可能连个水花都看不见,就没再继续往下走。这只是我个人的经历和看法,可能有人脉有资源有资金的朋友做起来会顺一些。但对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想开肥料场,真得三思而后行,把困难想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