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庄稼要想长得我这几年的实践下来,真就悟出一个道理,别的先不说,这肥料你得给足。就拿我去年在家门口捣鼓那几分菜地说事儿。
刚开始,我也是瞎弄。春天种点黄瓜、番茄啥的,就想着种种玩呗,也没太上心。土就是院子里普通的土,想着浇浇水,晒晒太阳,总能长点。结果?苗是出一些,但长得那个蔫儿,叶子黄不拉几的,看着就没精神。到该开花结果的时候,零零星星开几朵,结出来的果子也是歪瓜裂枣,要么就小得可怜,要么长着长着就掉。
那时候我就纳闷,水也没少浇,太阳也挺咋回事?邻居一个老大哥看我天天在那唉声叹气,就过来跟我说:“你这光浇水有啥用?人都要吃饭,这地里的东西,你不给它喂饱,它哪有力气长?”
我一听,好像是这个理儿!
于是我就开始琢磨上肥料。先是把我家里攒的一些烂菜叶子、果皮啥的,找个角落堆起来,让它自己慢慢沤着,搞点土做的农家肥。但这玩意儿见效慢,量也不够。
我就跑去农资店,买点那种复合肥回来。老板还挺实在,也没给我推荐贵的,就说家常种菜,这种基础的就行,但关键是要用够量,还得按时候用。
我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第一步,是弄底肥。在开春重新翻地的时候,我就把我沤的那点农家肥,还有买来的一部分复合肥,都给它撒到地里,然后用锄头深翻下去,让肥料和土充分混匀。这就像是给土地打个底子,让它本身就变得有营养。
第二步,是追肥。等菜苗长到一定阶段,比如黄瓜开始爬蔓,番茄开始坐果,这时候它们就需要更多的“饭”。我就隔一段时间,大概十天半个月,就在离根远一点的地方,刨个小浅沟,把复合肥撒进去,然后再盖上土,浇点水。注意不能离根太近,怕烧苗,也不能撒在叶子上。
我还特别注意不同菜的不同需求,比如结果多的番茄、辣椒,我就多追几次肥。像那些叶子菜,比如生菜、小白菜,虽然也要肥,但相对就少用点,主要是前期底肥足就行。
整个过程,就是不断地观察,看苗的脸色。要是叶子绿油油的,长得壮实,那就说明肥是够的。要是开始发黄,或者长势慢,那八成就是“饿”,得赶紧再补点料。
就这么折腾一季。你猜怎么着?效果那是杠杠的!
同样是那块地,去年的番茄结没几个,今年挂得是密密麻麻,个头也大,红彤彤的看着就喜人。黄瓜也是一茬接一茬地摘,又直又长。连那几棵辣椒都结疯,吃都吃不完。
从我这实践来看,种东西这事儿,技巧是有不少,比如浇水、阳光、除草啥的都重要,但最最关键,或者说最能立竿见影改变局面的,还得是肥料。 只要你把这肥给伺候到位,让它们吃饱喝足,它们自然就有力气好好长,给你个好收成。真的是,只有肥料足,它们才能给你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