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种大葱这事儿,一开始我也觉得挺简单,不就是插土里浇水嘛可种几次,那葱长得是又细又黄,跟人家市场上卖的壮实大葱没法比。后来琢磨着,肯定是养分没跟上,这地,光喝水不行,还得“吃饭”。
所以我就开始折腾这施肥的事儿。听老辈人说,底肥很重要,就是栽葱之前,得先给地里喂饱。我就照着做,挖好准备种葱的沟之后,我没直接栽,先在沟底铺一层自己沤熟的农家肥。也没用啥特别高级的,就是些鸡粪、羊粪啥的,堆在那里沤挺长时间,没啥臭味才敢用。量嘛看着给,感觉土比较瘦就多来点,主要是想让它后期有劲儿。铺好肥,再盖上一薄层土,这才把葱苗小心地放进去栽
栽下去之后,不是马上就追肥。我得让葱苗先缓一缓,扎稳根。大概看它们活过来,叶子开始有点精神,差不多立秋前后,我就进行第一次追肥。这时候我一般不用太猛的肥,就用点草木灰掺和点土杂肥,沿着葱垄撒一点,然后稍微扒拉一下土盖住。关键是不能离根太近,怕烧苗。
等过半个多月,看葱开始明显往上长,特别是葱白部分开始要长个儿,我就进行第二次追肥。这回就得下点“猛料”。我一般用腐熟好的人粪尿兑水浇,或者用点化肥,比如尿素,但量一定得控制宁少勿多,沿着垄沟浇下去或者撒下去,然后紧跟着浇一次水,让肥能渗下去被根吸收到。
后面看情况,如果葱长得特别旺,土本身也肥,可能就不再追。但如果感觉后劲不足,或者想让葱白长得更粗壮些,那在大葱快速生长那段时期(大概又是隔个二十多天、一个月),我会再追一次肥。这回可能还是用点化肥,或者是有机肥液,配合着浇水一起。而且每次追肥后,我都会结合着给大葱培土,就是把垄沟的土往葱白根部堆,这样既能让葱白长得长、长得白,又能把肥料盖住,防止流失,还能防止大葱倒伏,一举多得。
我总结的几个要点
- 底肥要足:这是基础,关系到整个生长期有没有劲儿。
- 追肥要看时机: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苗缓过来、开始快速生长再追。
- 少量多次:特别是化肥,一次给多容易出问题,不如分几次给。
- 结合培土:追肥后培土,效果更
就这么弄下来,后来我种的大葱,还真像那么回事!葱白长得又粗又长,味道也冲,邻居看着都说虽然不是啥专业技术,就是自己瞎琢磨、实践出来的土办法,但对我来说,管用就行。反正种地这事儿,多动手试试总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