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渗肥料,真是让我走不少弯路。刚开始捣鼓那些花花草草的时候,总觉得肥料是个好东西,得多给点,长得才壮实。结果?好几次都差点把我的宝贝疙瘩给“烧”死。
记得有一次,我搞点那种速效的化肥,想着赶紧让那几盆月季爆盆。哗一下,就撒盆里,然后正常浇水。心里还美滋滋的,等着看效果。
没过两天,叶子就开始发黄、打蔫。我当时就懵,这咋回事?不是说施肥能长好吗?后来琢磨半天,又问问旁边老花匠,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肥料“渗”得太猛
那个老花匠跟我说,我这肥料撒太猛,浇水后一下子全“渗”下去,浓度太高,直接把根给烧。根本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慢慢渗透给营养。他说这肥料,得讲究个“渗”法。
他教我几招,都是他自己琢磨的土办法:
- 掺土:先把肥料跟少量干土混匀,再撒到盆土表面,或者埋到土里稍微深一点的地方,离根远一点。这样浇水的时候,肥料就能缓慢地溶解,慢慢地“渗”下去,不会一下子冲击根系。
- 少量多次:别一次给太多,宁可隔段时间再给一次。薄肥勤施,这话真不是白说的。
- 看天施肥:要是知道马上要下大雨,就别急着施肥,特别是撒在表面的那种,大雨一冲,全流走,那才叫白费劲,肥料都渗不到该去的地方。
我后来就照着这几点做。特别是那个掺土的办法,感觉挺靠谱。我试过用自己沤的那些厨余肥,也是先跟园土拌匀再用,感觉效果就好多,植物看着也精神。不像以前,要么没反应,要么就出问题。
实践下来感觉,这个“渗肥料”的过程,真是得控制不能太快太猛,也不能让它随水流走。得想办法让它均匀、缓慢地渗透到根能吸收到的地方。这活儿,看着简单,里面道道挺多,得自己慢慢摸索。
反正我现在施肥,都小心多,不再像以前那么毛手毛脚。搞园艺嘛就是个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的过程,交点学费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