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伙儿聊聊我最近琢磨的肥料菌类,这事儿,说起来有点意思,一开始就是看着菜园子里的菜长得不精神,寻思着是不是该施点肥。
我这人不喜欢用化肥,总觉得不踏实,就想着能不能自己搞点有机的。然后就在网上搜搜,发现“菌肥”这玩意儿,说是能改良土壤,让菜长得更
那就开始折腾呗!
第一步:找菌!
这菌从哪儿来?我先是想到EM菌,这玩意儿听说挺厉害,能发酵各种东西。就去农资店买点,回来就开始兑水,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小心翼翼地调配。
第二步:准备“肥料”!
光有菌还不行,还得有“粮食”喂它。我把家里烂菜叶子、果皮,还有淘米水都收集起来,一股脑儿扔进一个大塑料桶里。这味道,一开始真有点上头,不过想着为好菜,忍!
第三步:混合发酵!
把EM菌液倒进装满烂菜叶的桶里,然后搅拌均匀。这搅拌也是个技术活,得让菌液充分接触到那些“肥料”。搅完之后,盖上盖子,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
第四步:耐心等待!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漫长的等待。每天我都去桶边看看,闻闻味道,时不时地搅拌一下。网上说要发酵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样子,我足足等一个月!
第五步:检验成果!
一个月后,打开桶盖,一股发酵的味道扑面而来,比之前好多,没有那种令人作呕的腐臭味。我舀一点出来,看着黑乎乎的液体,心里有点没底,这玩意儿真能用吗?
第六步:小心试用!
为保险起见,我没有直接把发酵好的“菌肥”往菜上浇,而是先选几棵长势最弱的菜,稀释好几倍,然后小心地浇在根部。
第七步:观察效果!
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都去观察那些“试验田”里的菜。你猜怎么着?还真有点效果!那些原本蔫唧的菜,慢慢地精神起来,叶子也绿不少!
第八步:全面推广!
看到效果后,我胆子也大,开始把“菌肥”稀释后,浇到整个菜园子里。
第九步:持续改进!
第一次做,肯定有很多不足。后来我又在网上学习一些更专业的做法,比如加点红糖给菌提供能量,或者加点豆渣增加氮肥。
- 尝试用枯草芽孢杆菌,说是能增加抗逆性,让菜不容易生病。
- 还试地衣芽孢杆菌,说是能杀灭有害菌。
- 甚至还想过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听说能分泌物质,跟有害菌抢营养。
反正就是各种折腾,各种尝试。
这回自制肥料菌类的经历,虽然过程有点脏有点臭,但是看到菜园子里的菜一天天变得生机勃勃,心里还是挺有成就感的。而且也让我明白,种菜也是一门学问,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我这也就是个“土法子”,肯定没法跟专业的菌肥比,但是自己动手,乐在其中嘛以后我还会继续研究,争取做出更厉害的“菌肥”!